德育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eijj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笔者所在校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工作,坚定不移地以“德育兴校”战略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抓实创新德育教学方式,以“象棋走进校园”“经典伴我成长”为重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逐步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学生因此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常规管理中加强学科建设
  学生从早晨上学到放学,一日的常规是否规范、文明,影响到良好集体的形成及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通过对班级工作管理的考核,校德育处要求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从小事抓起,抓好班级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学校还自编校本读物《好习惯好孩子》。今年2月,举行了《好习惯好孩子》一书的首发仪式,向校内1600多名学生赠阅这本读物。
  认真上好班队课、品德课,开展丰富多彩的队活动的同时,要求各科老师在学科教学中充分挖掘德育资源,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体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学中,有意识地发掘家乡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人生、认识社会。根据学生特点,发挥学科优势,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品味成功,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经典伴我成长系列活动
  学校开展“两课X活动”:进课表,每周一节列入课表中。有课题,申报立项进行科学研究。每个学期开展多次主题性活动,有每年常规性的,也有临时独创性的。
  经典诵读 立项课题:“十一五”期间《关于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十二五”期间《立足课堂,延伸课外,提高小学生素养的研究》。活动:象棋娃快乐阅读活动、“小书房网上展评”活动、迎六一经典诵读活动。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学生不断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粮,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感悟到仁爱诚信、勤俭朴实的传统美德。近几年,学校深入开展“经典伴我成长”系列活动。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习型校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
  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我们把经典诵读作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学校制定了《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对于各年级经典诵读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作了相应的规定。而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承认个体差异,不求程度整齐划一。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科学安排,营造氛围。突出以“经典诗文诵读”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布置,突出传统文化气息,注重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橱窗、走廊、墙壁等空间和角落,或用印制的精美诗文图画,或用学生亲笔书画的名言佳句,或用孩子们充满灵性的“诗配画”加以装饰。在班级黑板报上,刊出一些经典诗文,并提供历史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积累。各校的教室环境布置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可以开辟诗园,内容或是活动成果,或是诗词书法展、读后感,或手抄报等。
  开展活动,保证实效。每周一节《经典诵读》课,教师认真备课,分门别类精心讲授经典诗文、加大积累容量。举办诵诗比赛,激发热情。利用每周的班会活动时间以个人、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进行编写手抄报活动。
  科学评价,促进提高。利用校园广播系统,早操后进行“清晨经典诵读五分钟”,让学生在倾听中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午间“经典诗文欣赏一刻钟”,陶冶学生心智。组织经典诵读比赛,促使学生多读书,多搜集资料,了解诗文方面的知识、名篇佳句等。学校每周评出优秀班级和个人,并给予表彰奖励。
  编写《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经典文章不仅具有恒久的文化价值,而且是高度凝练的精粹语言,是值得终生记诵学习的。从小诵读经典,既可为未来打下良好的文学基础,又可习得优雅的语言。为此,学校组织老师编写了《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免费赠送给学校每一位学生。如案例:
  去年3月,学校精心策划了“象棋娃快乐阅读”活动,并于3月24日上午举行了“象棋娃快乐阅读”启动仪式。大队长宣读《“象棋娃快乐阅读”倡议书》,她向全体同伴发出倡议。每人精选5本好书在班级开设“好书交换站”,写读书笔记,举行跟读书有关的中队活动,开展“家庭书房”网上展示活动,评选“阅读之星”等。通过开展活动,营造一种读书环境,掀起一股读书热潮,引导学生以书籍为伴,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
  6月,在苏州市教育局组织的首届苏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案例展示评比中,学校的德育案例《“小书房网上展评”活动》被评选为优秀案例。
  “六一”庆祝活动上,学校安排了“印象最深刻的小书房”颁奖环节。在全校师生面前上台领奖,拍照留念,还有奖品:每人一本《笑猫日记》,对此所有学生特别羡慕。这让孩子们觉得拥有小书房,拥有更多书是多么让人幸福的事。
  活动中,有一些没有小书房的家庭,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参加小书房活动,动了不少脑筋。比如有一位一年级家长亲手做了一个书柜,孩子在介绍中说:“我的书架漂亮吧!这是我爸爸亲手做的。我来告诉你们它是什么做成的,它是一张旧的办公桌和几块夹板做成的,很漂亮吧,我很喜欢。因为,它是我爸爸亲手做的……”
  象棋进校园 立项课题:“十一五”期间《中国象棋教学促进青少年道德修养提高的教学研究》;“十二五”期间《创建象棋特色,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活动:千人象棋赛、校际象棋交流友谊赛、苏锡常象棋特色学校交流赛、苏州市第十三届体育运动会中小学学生组中国象棋比赛、校园小棋王小棋后评选颁奖。
  象棋教学课程化   “中国象棋”是我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源远流长。为了进一步深化校园象棋特色,学校在象棋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上也作了进一步的探索。象棋是象征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形态的一种艺术,被古人敬为四大艺术之一。由于象棋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有位名家说,中国象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总结。象棋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象棋就是中国文化的符号、缩影。在上世纪末,学校就开始尝试,通过“中国象棋”走进课堂、走进校园,来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推进素质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下棋就不可能充分增强智能和记忆力,下棋应当作为智能修养的科目之一列入小学教学大纲。”
  学校把《中国象棋》作为一门学科设置进课程中,每班每周安排一节象棋课,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专兼职老师按照一般课程的教学要求进行教学。选拔出来的尖子生组成校象棋集训队进行集训。象棋教学活动化。除了把象棋教学课程化之外,还开展了一系列象棋活动。一方面,象棋活动依托于象棋课程;另一方面,象棋课程又靠象棋活动来深化、发展。每年“六一”前夕,学校都要开展“千人象棋赛”活动。为借鉴兄弟学校开展象棋活动的经验,促进校际交流,学校分别和吴江、常熟、太仓和苏州市区的多所学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并经常开展象棋友谊赛交流活动。象棋教材校本化。在实践中,学校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但由于教学中缺少理论总结与分析,一直未形成一套与象棋教学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校本教材。因此,发掘象棋教学资源,开发象棋教学的校本课程,对深化象棋教学,进一步凸现学校象棋特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校象棋校本教材以多位象棋名师所著书籍为指导,其棋局主要来自于三方面:一是象棋专兼职教师在自己平时执教中积累的素材以及平时师生对弈和生生对弈中出现的案例;二是象棋专职教师带学生外出比赛发现的精彩棋局;三是网上摘选的有代表性的各类棋局。至今,已编印了《乐在“棋”中》(一)、《乐在“棋”中》(二)两套校本教材。
  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象棋文化教育活动,下棋成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同时,象棋文化教育活动也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支持,家长经常参与学校组织的棋类活动,与学生研究棋艺,与学生擂主对弈。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校象棋文化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近年来还先后邀请国家级象棋大师徐天红、张国凤等来校指导。各种活动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向社会各界、象棋大师学习的机会,还大大地促进了学生交往能力等的提高。去年,在学生中开展了“我来设计‘东东’‘棋棋’卡通形象”活动,在历时一个学期的设计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翻资料,找亲朋好友商量,一起来设计自己心目中的“东东”“棋棋”。最后经校行政、教代会和少先队讨论确定了的“东东”“棋棋”卡通形象。现在,可爱的“东东”“棋棋”在校园里到处可见。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它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活动方式,渗透到每一个学校成员的精神和行为方式中。因此,形成良好与独特的校园文化对办好一所学校有着重要的意义。按照学校建设发展规划,在学校环境建设中,根据校园本身的地理环境,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凸显校园象棋文化特色和个性。2009年,校园里就建设了“象棋乐园”和“紫藤园”。“象棋乐园”在校园的北部,比较安静,在高高的香樟树下放着一套套下棋的石桌椅,观弈亭前是长长的象棋文化廊,四周草坪中一颗颗棋子若隐若现。“紫藤园”在校园的东南角,荷花池的四周是紫藤长廊,布置着历代名人名言及有关中国象棋的历史知识。每当清风徐来,花儿飘香,果树摇曳,同学们在树下对弈、读书、学习、倾谈,形成了棋、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校园景观、象棋文化与绿化鲜花相衬相映,成了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东桥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和担当。今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秉持怎样的抱负,承担怎样的使命,关系着中国的未来,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的问题。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下册专设“抱负与使命”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单元(第五单元),所选四篇文章或剖析社会矛盾,宣示历史使命;或概括伟人贡献,致以崇敬之情;或是上书言事,谏阻逐客;或为临终绝笔,直抒心志。这些文章或重在沟通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摆脱单向传授教学模式,通过实例具体阐述“浅尝”式浅读、“狼吞”式深读及“消化”式悟读三者结合的课堂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成为阅读的真正主体,激发学生思维火光,在课堂训练中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最终实现有效果的自我阅读。  沉下心主动钻研课堂  教学中,经常听到同行痛心疾首地抨击目下高中学生阅读现状:看,他们对周杰伦、江南STYLE张嘴就来,却不知莫言写了一本《蛙》,拿了2012的
美、法、瑞典学校的法律教育属于思考型教育,对应儿童的各个成长阶段,实行不同的教育内容。这样的教育,一方面使儿童尊重他人存在,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儿童自身能够掌握解决纷争的方法,主体性地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之中,成为更加符合未来社会需要的人。  美国:实践中强调“五个活动”  在美国,二十世纪70年代以后,青少年犯罪持续增加,成为深刻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以水门事件为契机,市民对政治的不信任也开始显现。在
改进不合时宜的教育方法  全方位编织学生安全教育网  制定预案排查制度  改进不合时宜的教育方法  主持人提示:暑期安全教育受到学校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是,还是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一步改善学校安全环境,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让事故远离学校。  安徽省芜湖市绿影小学办公室副主任后世峰:目前,暑假中小学生安全还存在一些问题。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下发各种文件,尽可能使中小学生假期事故率降到最低,这些
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已由新兴走向普及,但是同学们对其重视的程度却不够。作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老师,笔者认为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剖析自己,才是真正打开职业生涯规划之门的关键。  认清专业所学内容  工民建专业对于没有相关行业背景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其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及各级管理部门培养从事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预算、工程建设监理等方面的实用型技术人才。主要学习的课程有:建筑材料、建筑
“野火燒不尽,春风吹又生。”那棵小草可能已存活了许多时间,若不是有人发现了它,也许我也很难注意到它的存在。搬寝室时,所有人都在忙碌,跑上跑下。我在新寝室里整理东西,这时有室友大声说了一句:“这里居然有一棵小草!”大家的目光都顺着她所指方向瞧去,果然有一棵小草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虽然没有阳光的照耀,可小小的它坚强地从门缝里探出头来。它平凡得让人不会注意,特别是在这人人忙碌的时候,它的存在感更低。
宾夕法尼亚大学(以下简称宾大)创建于1740年,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由美国著名科学家和政治家、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亲自创办。近年来,在部分大学评估中,宾大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高校齐名,是排名第四的美国综合性大学。宾大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其教育教学质量、科研创新能力享有盛誉,同时也极其注重学术规范建设,注重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处置。  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  2002年,
时下里,从电视养生节目、医院诊室到茶余饭后的闲谈,似乎人人都能说出诸如“阴虚体质”“阳虚体质”之类的名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们都属于9种体质中的一种,更少有人知道,它们出自一位立志研究中国人体质分类的学者——“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其所创中医体质辨识法被纳入卫生部颁布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使中医药首次进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  35岁:新翻杨柳枝  1976年,
2012年12月5日,首届上海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的决赛在上海师范大学落幕,中共上海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表示,希望获奖辅导员坚定不移地走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之路。此前一天,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召开了2011-2012年北京高校十佳辅导员评选的评审会。距此一月前,中共山东省高校工委等主办的2012年山东高校辅导员工作论坛在潍坊举行,论坛以“凝练和培育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辅
最近,“清华学霸”成了一个话题。被称为“学霸”的是一个叫马冬晗的清华女生。据介绍,她就读于精仪系博士一年级,是清华特奖答辩全票通过者,大学三年学分第一;她还是学生会主席、辅导员。马同学被引起广泛关注的是她那张“周计划表”,这张周计划学习表上,写满了各种学习任务。每天除了午饭和晚饭时间,几乎全与学习相关。除了周末,她每天只睡5个小时。(10月20日《京华时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生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