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年来,我国的水利水电的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时至今日,己经可以处理多种复杂的水利水电中防渗墙技术。我国各建筑企业通过多种实践,在混凝土的防渗墙的施工技术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本文主要根据某水库的防渗墙的建设出发,做出了具体的总结,希望可以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混凝土;防渗墙;设计方案;施工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混凝土的防渗墙的施工技术随着我国的建筑企业的不断的研发和探索已经有很大的进步。混凝土防渗墙的建设在水利水电的整个施工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防渗不仅仅关乎到建筑物的寿命和使用年限,而且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筑企业一定要保证混凝土防渗墙的建设施工。
二.某水库混凝土防渗墙的工程概况
1958年借鉴国外混凝土防渗墙某些资料和长江大桥桥基的施工经验,我们加强协作刻苦钻研,反复试验,终于以不到一年的时间,建成了一道959根直径为60cm的联锁桩柱构成的深20m的混凝土防渗墙。它的产生为土坝地基防渗墙技术创新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预示了我国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已走上了启蒙阶段。
该工程为粘土心墙坝,最大坝高63.5m,由于原设计标准偏低及大坝施工质量问题,列为险库,一直不能发挥应有效益,直到1979年对工程进行了加固,通过心墙及坝基作一道混凝土防渗墙。墙长591m,平均深61.24m,墙厚0.8m,墙本总截面积33000m2,嵌人基岩3.5m。其技术特点是:在穿过粘土芯墙造孔中成功地应用了多刃角空心式钻头,提高了粘土心墙的钻进功效。造墙中还曾试用了反弧钻头接头工艺。采用泥浆下超声检测钻孔质量的措施,为适应在深度较大,心墙较薄的条件下安全浇筑流态混凝土,制定特殊规定,解决了一些关键技术,取得了在坝心墙内设置刚性心墙时设计及安全施工的经验,为加固心墙坝找到可借鉴的经验。
该混凝土防渗墙技术特点是:首先采用双道墙先后分期施工。由于双墙合龙段施工仅为一个枯水季,故工程安排上采用了多钻机短槽孔多接头方式。为此引进了液压抓斗,并成功的应用了“两钻一抓”的主副孔施工工艺。为了保证槽间接头质量,还首次采用了可拔 80cm钢接头管,改善了槽孔接头质量,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投资。在墙体材料上第二道墙使用的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供料工艺等均大幅度提高了施工技术水平,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益。
三、混凝土防渗墙成墙技术要点
1.造孔成槽
抓斗施工平台设置在防渗墙轴线下游侧,原坝顶宽度只有5m不能满足抓斗施工所需8m宽的施工平台的要求。经业主同意将坝顶高程降低1m至52.2m并将防渗墙轴线向上游平移1.75m,另外将降坝的土料填筑到坝体下游侧,以保证抓斗施工平台的宽度。在防渗墙轴线的下游侧设置平行坝轴线的排渣排水沟,断面尺寸40×40cm,再按40m间距修建垂直防渗墙轴线的排渣排水沟,将废渣﹑废水排至下游坝脚,所有废渣运至弃渣场。
2.修筑导向槽
导向槽是在地层表面沿地下连继防渗墙轴线方向设置的临时构筑物。导向槽起着标定防渗墙位置、成槽导向、锁固槽口;保持泥浆液面;槽孔上部孔壁保护、外部荷载支撑的作用。导向槽的稳定是混凝土防渗墙安全施工的关键。本工程导向槽两侧墙体采用倒L型断面,现浇C10混凝土构筑,槽内净宽45cm,顶面高于施工场地10cm以阻止地表水流入。
3.抓斗成槽
土石坝防渗墙开槽施工工艺主要锯槽法和挖掘法。锯槽法主要有往履射流式开槽、链斗式开槽、液压式开槽;挖掘法主要有冲击钻法、抓斗法、冲抓结合法。根据本工程地质条件及生产性试验确定采用挖掘法中抓斗法,并制定了“三抓法”的施工方案,即采用KH-180液压抓斗机先抓取槽段的主孔再抓取中间的副孔成槽。
四、水电站大坝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质量控制
1.清孔换浆质量控制
(一)清孔质量控制
清孔主要是清除槽底沉渣,使槽底淤积厚度不大于允许标准,保证防渗墙与相对不透水层的接触质量和浇筑质量,清孔采用抓斗捞渣,清孔是否干净与施工工艺有关,所以关键是控制好清孔工艺的实施,清孔工艺为:待终孔后等待3~5小时待浮渣沉淀后,用测绳先测一下淤积厚度,并告知抓斗操作手开始捞渣的深度,防止操作手因不明确淤积厚度直接把抓斗下到孔底捞渣,把沉渣搅混至泥浆中,捞渣工艺流程如下:1#孔→3#孔→2#孔→1#孔→3#孔,捞渣过程中抓斗下放速度要慢,下到超过淤积深度30cm~50cm后闭合抓斗,然后慢慢上提,依此循环清至孔底。
(二)换浆质量控制
换浆采用泵吸法(或采用气举法),更换新鲜泥浆。其主要目的:把槽内悬浮细沙的泥浆换成新浆,使槽内泥浆质量满足清孔规定要求,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清孔换桨结束1h后,检查孔底淤积应小于10cm,孔内泥浆比重(<1.15),含砂量(<6%)和粘度(30s~50s)均应满足设计技术要求,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三)泥浆的质量控制
水电站的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建设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泥浆的性能将对防渗墙的施工造成较大的影响,泥浆性能和质量不达标将降低施工的精度或造成槽壁坍塌。可通过定时对新鲜的泥浆以及槽孔内泥浆以及回收净化后泥浆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从而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2.槽孔深度控制
防渗墙的墙底高程达到插入相對不透水层以下2.0m,冲击钻机钻进时,要根据地质报告将钻孔钻进至设计底高程,采用重垂法测量实际孔深。此外,液压抓斗抓深应由实际取样决定,每抓出一斗,观察取出的岩样,确定地层成分。每抓都要抓取岩样;取出的岩样要保存,以便确定相对不透水层顶面高程。
3.塑性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在施工中,对于组成塑性混凝土的各种材料,严格按规定要求进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绝不允许进入工地。水泥和膨润土每批材料都必须有出厂检验单,并取样按批量送试验室检验。进场的膨润土、水泥以及黏土均应采取防潮措施,钢筋采取防锈措施。施工拌制塑性混凝土所用水采用清水泵抽取的井水,并对水质进行检验。砂石骨料每500m3,进行一次包括筛分、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水量、饱和面干吸水率及有机质含量在内的全面分析,以确保原材料质量。
4.严格执行塑性混凝土配合比
塑性混凝土各原材料用量要严格执行施工配合比,严禁不用称量仪器而直接凭经验上料。混凝土拌和前要对砂、石骨料的含水率进行测定,据此来调整骨科和水的实际用量;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也要经常检测砂、石骨料的含水量情况。如发现含水量有变化,则立即对砂、石骨料和水的用量进行调整,特别是在雨天施工时更要加强含水量的控制。
5.称量系统
塑性混凝土的拌和系统具有先进精确性能的称量系统,使用PK124型配料控制器和HD1500型顺序配料控制器自动控制单位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称量精度达到0.1%。搅拌前,将砂、石骨料单盘用量数值输入配料控制器,则料斗内的砂、石骨料由动力传感器传递信号给控制器,当称量为斗内的材料重量达到设定数值时,配料控制器自动停止上料。2.3、防渗墙体灌筑
6.混凝土防渗墙是在泥浆下灌筑混凝土,本工程是采用刚性导管法进行墙壁体灌注,混凝土竖向顺导管下落,利用导管隔离泥浆,使其不与混凝土接触,导管内混凝土依靠自重压挤下部管口的混凝土,并在已灌入的混凝土体内流动、扩散上升,最终置换出泥浆,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
五、结束语
为了水库的长久的使用,因此必须保证防渗墙建设的施工质量。混凝土防渗墙在防渗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和施工状况的改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案,在全面调控下,高质量的完成混凝土防渗墙的建设,相信我国的防渗技术会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员的研究探索下,有更多的喜人突破。
参考文献:
[1]水利水电工程编委会.水利水电工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2]郭见扬,谭周地.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M].2012.
[3]高钟璞.大坝基础防渗墙.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关键词】混凝土;防渗墙;设计方案;施工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混凝土的防渗墙的施工技术随着我国的建筑企业的不断的研发和探索已经有很大的进步。混凝土防渗墙的建设在水利水电的整个施工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防渗不仅仅关乎到建筑物的寿命和使用年限,而且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筑企业一定要保证混凝土防渗墙的建设施工。
二.某水库混凝土防渗墙的工程概况
1958年借鉴国外混凝土防渗墙某些资料和长江大桥桥基的施工经验,我们加强协作刻苦钻研,反复试验,终于以不到一年的时间,建成了一道959根直径为60cm的联锁桩柱构成的深20m的混凝土防渗墙。它的产生为土坝地基防渗墙技术创新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预示了我国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已走上了启蒙阶段。
该工程为粘土心墙坝,最大坝高63.5m,由于原设计标准偏低及大坝施工质量问题,列为险库,一直不能发挥应有效益,直到1979年对工程进行了加固,通过心墙及坝基作一道混凝土防渗墙。墙长591m,平均深61.24m,墙厚0.8m,墙本总截面积33000m2,嵌人基岩3.5m。其技术特点是:在穿过粘土芯墙造孔中成功地应用了多刃角空心式钻头,提高了粘土心墙的钻进功效。造墙中还曾试用了反弧钻头接头工艺。采用泥浆下超声检测钻孔质量的措施,为适应在深度较大,心墙较薄的条件下安全浇筑流态混凝土,制定特殊规定,解决了一些关键技术,取得了在坝心墙内设置刚性心墙时设计及安全施工的经验,为加固心墙坝找到可借鉴的经验。
该混凝土防渗墙技术特点是:首先采用双道墙先后分期施工。由于双墙合龙段施工仅为一个枯水季,故工程安排上采用了多钻机短槽孔多接头方式。为此引进了液压抓斗,并成功的应用了“两钻一抓”的主副孔施工工艺。为了保证槽间接头质量,还首次采用了可拔 80cm钢接头管,改善了槽孔接头质量,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投资。在墙体材料上第二道墙使用的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供料工艺等均大幅度提高了施工技术水平,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益。
三、混凝土防渗墙成墙技术要点
1.造孔成槽
抓斗施工平台设置在防渗墙轴线下游侧,原坝顶宽度只有5m不能满足抓斗施工所需8m宽的施工平台的要求。经业主同意将坝顶高程降低1m至52.2m并将防渗墙轴线向上游平移1.75m,另外将降坝的土料填筑到坝体下游侧,以保证抓斗施工平台的宽度。在防渗墙轴线的下游侧设置平行坝轴线的排渣排水沟,断面尺寸40×40cm,再按40m间距修建垂直防渗墙轴线的排渣排水沟,将废渣﹑废水排至下游坝脚,所有废渣运至弃渣场。
2.修筑导向槽
导向槽是在地层表面沿地下连继防渗墙轴线方向设置的临时构筑物。导向槽起着标定防渗墙位置、成槽导向、锁固槽口;保持泥浆液面;槽孔上部孔壁保护、外部荷载支撑的作用。导向槽的稳定是混凝土防渗墙安全施工的关键。本工程导向槽两侧墙体采用倒L型断面,现浇C10混凝土构筑,槽内净宽45cm,顶面高于施工场地10cm以阻止地表水流入。
3.抓斗成槽
土石坝防渗墙开槽施工工艺主要锯槽法和挖掘法。锯槽法主要有往履射流式开槽、链斗式开槽、液压式开槽;挖掘法主要有冲击钻法、抓斗法、冲抓结合法。根据本工程地质条件及生产性试验确定采用挖掘法中抓斗法,并制定了“三抓法”的施工方案,即采用KH-180液压抓斗机先抓取槽段的主孔再抓取中间的副孔成槽。
四、水电站大坝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质量控制
1.清孔换浆质量控制
(一)清孔质量控制
清孔主要是清除槽底沉渣,使槽底淤积厚度不大于允许标准,保证防渗墙与相对不透水层的接触质量和浇筑质量,清孔采用抓斗捞渣,清孔是否干净与施工工艺有关,所以关键是控制好清孔工艺的实施,清孔工艺为:待终孔后等待3~5小时待浮渣沉淀后,用测绳先测一下淤积厚度,并告知抓斗操作手开始捞渣的深度,防止操作手因不明确淤积厚度直接把抓斗下到孔底捞渣,把沉渣搅混至泥浆中,捞渣工艺流程如下:1#孔→3#孔→2#孔→1#孔→3#孔,捞渣过程中抓斗下放速度要慢,下到超过淤积深度30cm~50cm后闭合抓斗,然后慢慢上提,依此循环清至孔底。
(二)换浆质量控制
换浆采用泵吸法(或采用气举法),更换新鲜泥浆。其主要目的:把槽内悬浮细沙的泥浆换成新浆,使槽内泥浆质量满足清孔规定要求,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清孔换桨结束1h后,检查孔底淤积应小于10cm,孔内泥浆比重(<1.15),含砂量(<6%)和粘度(30s~50s)均应满足设计技术要求,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三)泥浆的质量控制
水电站的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建设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泥浆的性能将对防渗墙的施工造成较大的影响,泥浆性能和质量不达标将降低施工的精度或造成槽壁坍塌。可通过定时对新鲜的泥浆以及槽孔内泥浆以及回收净化后泥浆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从而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2.槽孔深度控制
防渗墙的墙底高程达到插入相對不透水层以下2.0m,冲击钻机钻进时,要根据地质报告将钻孔钻进至设计底高程,采用重垂法测量实际孔深。此外,液压抓斗抓深应由实际取样决定,每抓出一斗,观察取出的岩样,确定地层成分。每抓都要抓取岩样;取出的岩样要保存,以便确定相对不透水层顶面高程。
3.塑性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在施工中,对于组成塑性混凝土的各种材料,严格按规定要求进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绝不允许进入工地。水泥和膨润土每批材料都必须有出厂检验单,并取样按批量送试验室检验。进场的膨润土、水泥以及黏土均应采取防潮措施,钢筋采取防锈措施。施工拌制塑性混凝土所用水采用清水泵抽取的井水,并对水质进行检验。砂石骨料每500m3,进行一次包括筛分、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水量、饱和面干吸水率及有机质含量在内的全面分析,以确保原材料质量。
4.严格执行塑性混凝土配合比
塑性混凝土各原材料用量要严格执行施工配合比,严禁不用称量仪器而直接凭经验上料。混凝土拌和前要对砂、石骨料的含水率进行测定,据此来调整骨科和水的实际用量;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也要经常检测砂、石骨料的含水量情况。如发现含水量有变化,则立即对砂、石骨料和水的用量进行调整,特别是在雨天施工时更要加强含水量的控制。
5.称量系统
塑性混凝土的拌和系统具有先进精确性能的称量系统,使用PK124型配料控制器和HD1500型顺序配料控制器自动控制单位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称量精度达到0.1%。搅拌前,将砂、石骨料单盘用量数值输入配料控制器,则料斗内的砂、石骨料由动力传感器传递信号给控制器,当称量为斗内的材料重量达到设定数值时,配料控制器自动停止上料。2.3、防渗墙体灌筑
6.混凝土防渗墙是在泥浆下灌筑混凝土,本工程是采用刚性导管法进行墙壁体灌注,混凝土竖向顺导管下落,利用导管隔离泥浆,使其不与混凝土接触,导管内混凝土依靠自重压挤下部管口的混凝土,并在已灌入的混凝土体内流动、扩散上升,最终置换出泥浆,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
五、结束语
为了水库的长久的使用,因此必须保证防渗墙建设的施工质量。混凝土防渗墙在防渗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和施工状况的改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案,在全面调控下,高质量的完成混凝土防渗墙的建设,相信我国的防渗技术会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员的研究探索下,有更多的喜人突破。
参考文献:
[1]水利水电工程编委会.水利水电工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2]郭见扬,谭周地.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M].2012.
[3]高钟璞.大坝基础防渗墙.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