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肺结核疾病的防控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t014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肺结核疾病的防控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镇肺结核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肺结核疾病防控干预措施,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防控干预措施后,患者在疾病认知、查痰监测、系统管理、治疗依从性指标上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肺结核发病率高、传播性强,对人体危害程度大。通过加强防控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促进病情恢复。
  【关键词】 肺结核 防控措施 应用效果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以肺结核最为常见。我国肺结核患者数量居全球第二位,因此疾病防控工作意义重大[1]。为了进一步探究该疾病的防控措施及效果,本文选取本镇内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社区内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肺结核患者102例,其中男性60例,占比58.2%;女性42例,占比41.2%。年龄在12—83岁之间,平均年龄(50.7±19.88)岁。对患者实施肺结核疾病防控干预措施,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
  1.2 防控方法
  1.2.1 完善管理制度
  按照我国结核病防治指南的规定,制定并完善防控管理制度。落实疫情监测,掌握疫情的发展变化[2]。如果在学校等人口密集场所发现肺结核患者,及时报告疾控中心,调查流行病,筛查接触人员。本镇内的患者开展家庭筛查,避免发生聚集性疫情,将其控制在萌芽状态。
  1.2.2 实施健康教育
  重视肺结核的健康教育工作,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而不是走过场和形式主义。重点工作放在患者和家属身上,保证随访教育时间在10分钟以上,使其了解肺结核的发生机制、治疗方案、日常预防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指导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到不随地吐痰、不对人说话,减少病原菌的传播。一旦出现治疗问题,及时告知责任医生。
  1.2.3 开展病情追踪,镇内加强和疾控中心的联系,通过网络技术做好肺结核患者的追踪工作[3]。镇内的医生接到患者的追踪通知后,能够尽快和患者联系,健康教育后督促患者入院就诊,并将动态治疗结果报告给疾控中心。
  1.2.4 加强病情治疗
  医院对肺结核患者作出确诊后,要求镇内的指定医生作为责任医生实施规范治疗管理,了解患者存在的问题,促进防控工作的顺利实施。尤其要指导患者如何正确治疗,加强服药监督,确保患者能够全程规则治疗。
  1.2.5 工作技能培训
  要提高镇医生的专业水平,每年定期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病情复查等。通过培训来提高社区医生监察患者治疗的重要性认识,能够更好地控制传染源,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8.0软件,其中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05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结核防控效果
  实施防控干预措施后,患者在疾病认知、查痰监测、系统管理、治疗依从性指标上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
  肺结核是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疾病,会引起低热、乏力、消瘦、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表现,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需要长期规则治疗才能够治愈。目前对该疾病的控制,主要是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4]。在乡镇内,必须依据患者的病情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方案,提高人们的疾病认知,指导督促患者科学治疗,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积极预防肺结核,减少疾病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102例患者实施防控措施干预后,疾病认知、查痰监测、系统管理、治疗依从性均得到明显提升,和干预前差异明显。综上,肺结核发病率高、传播性强,对人体危害程度大。通过加强防控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促进病情恢复。
  参考文献
  [1]姜邦忠. 加强社区管理 提高肺结核疾病防控效果[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02(11):1218-1220.
  [2]鲁玉平,孙焕然. 社区内82例肺结核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09(15):63-64.
  [3]梁珏,李蜀,杨秀琏,等. 提高社区肺结核患者社会支持的护理干预[J]. 广东医学,2012,24(10):1586-1589.
  [4]宋涛,梁志强. 社区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护理学报,2011,15(06):7-8.
其他文献
在古希腊,人们不可能把赞助商的商标缝在一位奥运运动员的背心或是短裤上,因为当时选手们都是裸体参赛的。在今天的伦敦,也仍然不可能。现在的奥运会允许穿衣服——实际上,必须穿
质量,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共生共存、相伴相携,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连,息息相关。2001年4月10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成立,成为我国质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0年来,质检
【摘 要】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防治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进行PICC置管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给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外涂,观察组给予水胶体敷料覆盖,观察两组患者7d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摘 要】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行肝功能检验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均为肝炎肝硬化患者)和对照组56例(均为同期健康体检者),对比两组的肝功能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血清胆固醇水平为2.85±0.70mmol/L,白蛋白水平为31.39±6.19g/L以及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为2318±849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总胆汁酸水平4
【摘 要】 扶绥县山圩镇是广西首次发现扇棘单睾吸虫的地区,人群感染率达57.08%。有关部门虽然组织过大量的查治工作,但近年所做的调查发现,感染率仍维持在高位。为了解该地区居民对扇棘单睾吸虫/华支睾吸虫病的认识程度与生活习惯及当地政府对华支睾吸虫病的宣传及防治工作情况,本单位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以访谈的形式搜集资料,并采用实地观察法了解当地环境。结论:当地居民对肝吸虫病的知晓率比
【摘 要】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和分析超声低回声在产后甲状腺炎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00例产妇以及20例确诊为产后甲状腺炎的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甲状腺超声影像变化加以观察。结果:甲状腺炎患者在产后6月之内,其甲状腺超声低回声出现率达到62%左右,要高于健康产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的甲状腺炎患者低回声出现率在80%左右。产
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活动是整个资质认定活动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现场评审组的结论直接关系到被评审方申报的检测能力是否得到认可.现场评审工作时间紧,工作量大,技术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