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之魅力,让学生快乐起航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y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时刻抱着赏识的心态,给予学生肯定和欣赏,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用欣赏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赏识中找到自信,从而快乐、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赏识教育;肯定;欣赏
  赏识是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教师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能否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热情的鼓励,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而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是通过“发现学生优点”“欣赏学生优点”。在学习上,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一、赏识为根本,激励为护航
  哲学家与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正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学生同样需要教师的肯定和欣赏。
  比如,笔者班上的学生小涛,性格比较内向,说话有点口齿不清,但很可爱。在上课时,他总爱把手伸进抽屉里做小动作。刚开始时,笔者看到他在做小动作时轻轻地叫一下他的名字后,他就坐端正了。过了一会儿,老毛病又犯了。后来,经过观察,笔者调整了自己的教育方法。笔者发现小涛非常喜欢画画,在美术课上可认真啦。于是,笔者送给小涛一本关于美术的书,和他长聊并达成彼此的约定。后来,小涛上课真的专心了,笔者不时表扬他,“小涛的坐姿真端正”“小涛的书写进步真大”……小涛听了笔者对他的表扬,坐姿端正了,上课专心听讲了。有一天,小涛来到笔者办公室,小声地对笔者说:“老师,我真的是有进步了吗?”笔者对着他笑了笑,轻轻拍着他的肩膀说:“小涛,老师说你行,你就行!”只见小涛笑眯眯地走了,望着小涛的背影,笔者也是满满的幸福感。
  二、调整其心态,为师亦是友
  心态在赏识教育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无论怎样去理解赏识教育,要想在实践中得到效果,首先就是要调整好教师自身的心态。全国名校长许贤苏提出:“两个朋友”,教师和家长做朋友,和学生做好朋友。
  1.赞赏,自信心的源泉
  身为师者,在为学生传道解惑的同时,更应该成为学生亲密的好友,这样才能创设更多机会发现学生的优点,从而加大赞赏。这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树立其自信心起到很大的作用。
  有一次上语文课时,有一位学生谈到在室内养花的好处时说:“在房间里养花,可以美化生活。如果在夏天,花瓶里的水蒸发时,还可以吸收热量,使人觉得凉快,真是一箭双雕。”对这位学生的回答,笔者大张旗鼓地加以表扬,并肯定地说:“‘一箭双雕’这个词用得实在太好了,你一定是从课外书里学来的,能告诉大家你是从哪本书中学来的吗?”他有了教师的鼓励,便大胆地站起来自豪地说:“是从老师您送给我们的那本《三国演义》中学到的。”从此,对于学生平时运用到的生动词句,笔者都作为“典型事例”毫不吝啬地鼓励一番。就这样,学生们有了笔者“慷慨”的赏识和壮胆助威,他们的心灵被震撼了,就像绿茵场上拉拉队的欢呼一发不可收拾地激发了他们的勇气。无论是阅览课还是课间十分钟,教室里常常出现竞相阅读的生动场面。他们回答问题时,也时常用一种异样的眼神望着笔者,其中的奥妙也只有笔者才明白,于是笔者会报以一道赞许的目光。每当这时,他们眼睛里总会放射出愉悦的光芒。而在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默契中,笔者也深深地体会到善于赏识学生的微妙之处。
  2.良好的心态,源自爱的传递
  教师和学生相处的时候,心态一定要好。身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道解惑,更需要在相处时,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教师把学生当朋友一样看待,慢慢地就会发现,只要教师真心付出,爱自己的学生,而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加以赞许,学生自然而然也会感受到教师的付出、教师的爱。那么,学生就会爱上教师,爱上教师所教的科目,因此,教师会发现更多的快乐。
  三、赏识致成功,春暖花盛开
  教师对学生赏识,那就是一种生命的教育,是一场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每个学生都喜欢得到认同、赏识,教师要注重发掘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加以表扬,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学生在“我是好學生”的心态中觉醒。因为所有的学生都需要适当的赏识,这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和赞赏,也是一种正确的爱。比如,作文批改时,笔者总会尽量找出不同层次学生的优点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表扬,哪怕是质量不是很好的作文,只要学生用心写了,笔者也会千方百计从中找出较通顺的句子画上一道红杠,并在旁边写上“语句通顺”或“已有进步”等字样。对于优秀的习作,笔者总会写上如“想象丰富、抒情真挚”等批语。每个单元的作文评讲课,笔者也要评出“小小男作家”和“小小女作家” 奖。对此,学生们总像盼星星盼月亮般期待着那一刻的到来。每次,笔者的表扬都是轰轰烈烈的,除了口头授予获奖称号之外,笔者还请获奖者上台宣读自己的佳作。所以,每次习作,学生们都很用心写,更期待作文评讲课的到来。
  作为一名教师,在“学研行”的教育道路上,笔者要走进学生的内心,真正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那么,学生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学生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快乐地扬起人生之帆。
  参考文献:
  [1]许贤苏.气质教育探索之路[M].广东教育出版社, 2019.
  [2]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其他文献
【摘要】隨着新课程的全面改革,德育已成为公众关注的主要内容。物理教学与德育的有效融合,可以从根本上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时,需呈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不应该只为学生传输理论知识。从物理教学中挖掘德育因素,能够培育出知识素质与道德品质兼优的学生,从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基于此,本文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与德育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初
【摘要】道德需求理论强调,学生的道德需求其不仅是德育过程的起点,而且在德育中具有强大的内生力量。开展小学德育教学,有利于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教育,促使学生形成优良的行为习惯,增强自己对法治的认识。为有效提高教育效果,应采取完善小学德育工作的教育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德育活动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及将德育活动作为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等策略,开展小学德育。  【关键词】道德需求;德育;教育效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爱是教育的源泉。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用心地去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呵护他们,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正如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所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和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或许,有不少教师也是爱学生的,但他们爱的是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那些表现听话、乖巧的学生,而对于“问题学生”,要么不闻
【摘要】数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与学生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因此小学数学课应当是完全具备“动力之源”的条件,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自觉保持热情高涨的学习氛围,这才是新课改之下高效课室。但是目前很多教师的小学数学课却枯燥乏味,学生参与积极性较差,给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作为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想方设法在数学课上创设意境,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动”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来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和提高阅读质量。可借助东尼· 博赞的思维导图来帮助小学语文阅读和习作教学质量的提升。 ”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习作教学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我们可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与顺序性的特点,小学生的思想还在启蒙期,可塑性强。针对学生的特性进行“头脑
30年来,中国日光温室技术迅猛发展,各地创造了很多规格的日光温室结构,性能不断提升,面积不断扩大,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不仅从生产功能上解决了中国北方地区冬季蔬菜的供应问题,而且从技术上也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并吸引了很多外国学者参与研究中国的日光温室。  在新技术不断更新的背景下,早期建设的老旧温室改造和性能提升已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由于老旧温室存量大,不同时期、地区建设日光温室的性能
【摘要】学校品牌是一所学校鲜明的个性、独具的魅力及办学的精髓。塑造优质良好的学校品牌,可以为学校增强教育能量、形成良性发展。学校可从构建系统的办学理念、构造完善的课程体系、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营造丰富的校园文化等多方面入手塑造学校品牌,从而赢得家长、学生还有社会的口碑,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学校品牌;塑造;策略;研究  有人说,21世纪是品牌的世纪。谁拥有强势品牌,谁就能在某个领
【摘要】英语是国家义务教育的必要学习科目,能够帮助小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成长。本文对小学英语“灵动课堂”模式和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探讨。一、灵活引入,让学生的学习细胞动起来。二、多样化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三、知识总结与运用,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四、布置灵活多样的作业,让学生灵活运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灵动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英语是国家义务教育的必要学习科目,
1、A dog, a chick and a duck are goodfriends. One day, they are playing hide-and-seek. It’s the dog’s turn. He closes his eyesand tries to catch his friends. They are happy.
【摘要】人物画在儿童绘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常发现画面人物造型概念化、卡通化、表现手段单一,怕画人物画,许多学生变得对绘画缺乏兴趣。笔者根据不同年段学生人物画发展阶段特征,探索适合小学各年段儿童绘画水平的、适合各年段不同教学内容与要求的人物画教學指导方法。  【关键词】人物画;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绘画发展特征;指导方法  人物画是儿童绘画创作的主要表现对象,是儿童用视觉认识世界,用图像表现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