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当前教育教学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手段。其要求教师能够立足学生学习实际,将班级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团体形式进行合作讨论交流,并且及时给予各个小组合理的评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能适当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一举两得。本文立足于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实际,就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出几点浅薄的意见。
关键词:高中生物;小组合作;策略
高中生物是一门集成性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很难快速掌握相关知识。如何让学生快乐、积极地进行学习活动也是当前生物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创意教学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我国教学课堂中。它能平衡课堂教师、学生、课程三者之的关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高效完成预期目标。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和意义。
一、合理分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必须以学习小组为载体。因此,学习小组的划分必须科学合理,这也是决定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划分学习小组的时候,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实际,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等因素,采用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均匀分布,并且给每个小组配置一个有责任心的组长。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分别负责搜集信息、制作表格、记录数据以及呈报结果等工作,发挥小组合作学习集思广益、扬长避短的教学优势,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细胞中的无机物”知识点时,笔者根据这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每个小组4~6人最佳,每个小组都有两名生物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合作讨论:“水和无机物的作用”,并且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给学生一个独立自主的学习平台,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优等生带动后进生并行,最终实现学生共同进步。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进行合理的分组。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成绩,还有课堂表现以及个性特长等等。总之,科学划分小组需要教师掌握各种因素,为更好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做好铺垫。
二、营造氛围,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所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首轻快的音乐,愉悦学生的身心;随后,根据导学案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做好引导工作。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从而加强生生合作、组组合作的交流。
例如,在教学“DNA分子的结构”相关知识点时,笔者在开始教学之前,会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为学生选取难易适中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随后,将学生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境当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任务:
后进生不仅要了解DNA分子结构。
中等生出了要了解DNA分子结构吗,还应会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优等生出了要完成中等生、后进生的教学任务,还应了解和掌握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
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从而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任务,教学有坡度,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伸伸手就能摘到苹果”,从而使生物教学收到良好阿教学效果。
在这种轻松愉悦份氛围中,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学生的学习状态也能达到最佳境界。
三、合作交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根本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当中。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协作精神也是进行合作探究的根本目标。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学习基础、思维方式以及个性特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在明确小组任务之后,教师要发挥课堂领导者、组织者的角色作用,立足问题本身,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平等讨论、民主交流。此外,为了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师要在活动期间进行巡视,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及时进行指导。
例如,在教学“细胞的癌变”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就给学生设立了学习目标。
1.癌细胞的特点以及致癌因子。
2.讨论如何防止恶性肿瘤。
3.联系生活实际,全面了解癌症。
4.区分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随后,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在此联系课下预习情况,对这些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学生通过集思广益,交流讨论了解到癌细胞的特点以及细胞癌变的本质。但是,学生却不能区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因此,笔者为学生作了细致讲解,帮助学生走出了误区。
四、评价鼓励,实施小组合作的保证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动力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关注学生的情绪,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鼓励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给予正确的评定,及时鼓励,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激励学生愿意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例如,在教学“染色体变异”知识点时,笔者就设计了一下教学环节。
1.教师通过导学案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
2.小组交流过后,由组长呈报讨论结果。
3.组织小组互评。
4.教师进行总结,及时指出学生的优点与不足。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及时对小组表现进行鼓励和评价,让每个小组都能看到自身的长处、不足,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力求更高、更好的发展。
以上仅是笔者的粗鄙见解,旨在抛砖引玉,望广大生物教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陈禹.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2(03).
[2]朱文萍.谈合作性学习方式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影响[J].才智,2010(30).
关键词:高中生物;小组合作;策略
高中生物是一门集成性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很难快速掌握相关知识。如何让学生快乐、积极地进行学习活动也是当前生物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创意教学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我国教学课堂中。它能平衡课堂教师、学生、课程三者之的关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高效完成预期目标。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和意义。
一、合理分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必须以学习小组为载体。因此,学习小组的划分必须科学合理,这也是决定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划分学习小组的时候,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实际,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等因素,采用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均匀分布,并且给每个小组配置一个有责任心的组长。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分别负责搜集信息、制作表格、记录数据以及呈报结果等工作,发挥小组合作学习集思广益、扬长避短的教学优势,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细胞中的无机物”知识点时,笔者根据这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每个小组4~6人最佳,每个小组都有两名生物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合作讨论:“水和无机物的作用”,并且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给学生一个独立自主的学习平台,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优等生带动后进生并行,最终实现学生共同进步。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进行合理的分组。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成绩,还有课堂表现以及个性特长等等。总之,科学划分小组需要教师掌握各种因素,为更好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做好铺垫。
二、营造氛围,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所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首轻快的音乐,愉悦学生的身心;随后,根据导学案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做好引导工作。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从而加强生生合作、组组合作的交流。
例如,在教学“DNA分子的结构”相关知识点时,笔者在开始教学之前,会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为学生选取难易适中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随后,将学生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境当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任务:
后进生不仅要了解DNA分子结构。
中等生出了要了解DNA分子结构吗,还应会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优等生出了要完成中等生、后进生的教学任务,还应了解和掌握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
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从而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任务,教学有坡度,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伸伸手就能摘到苹果”,从而使生物教学收到良好阿教学效果。
在这种轻松愉悦份氛围中,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学生的学习状态也能达到最佳境界。
三、合作交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根本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当中。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协作精神也是进行合作探究的根本目标。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学习基础、思维方式以及个性特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在明确小组任务之后,教师要发挥课堂领导者、组织者的角色作用,立足问题本身,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平等讨论、民主交流。此外,为了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师要在活动期间进行巡视,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及时进行指导。
例如,在教学“细胞的癌变”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就给学生设立了学习目标。
1.癌细胞的特点以及致癌因子。
2.讨论如何防止恶性肿瘤。
3.联系生活实际,全面了解癌症。
4.区分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随后,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在此联系课下预习情况,对这些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学生通过集思广益,交流讨论了解到癌细胞的特点以及细胞癌变的本质。但是,学生却不能区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因此,笔者为学生作了细致讲解,帮助学生走出了误区。
四、评价鼓励,实施小组合作的保证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动力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关注学生的情绪,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鼓励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给予正确的评定,及时鼓励,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激励学生愿意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例如,在教学“染色体变异”知识点时,笔者就设计了一下教学环节。
1.教师通过导学案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
2.小组交流过后,由组长呈报讨论结果。
3.组织小组互评。
4.教师进行总结,及时指出学生的优点与不足。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及时对小组表现进行鼓励和评价,让每个小组都能看到自身的长处、不足,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力求更高、更好的发展。
以上仅是笔者的粗鄙见解,旨在抛砖引玉,望广大生物教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陈禹.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2(03).
[2]朱文萍.谈合作性学习方式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影响[J].才智,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