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肩负着奇瑞占领中高级市场重任的瑞麒品牌并没有像起初人们所想的那样主攻传统意义上的中高级轿车市场,纽伯格林和梅天王的名气一举把开山之作推到了高级运动型轿车范畴,而在瑞麒G5之后,瑞麒还是理性的向紧凑型家用轿车领域回归,有人会说,瑞麒那是那个奇瑞,只不过是换个样子和一个追逐希望的飞翼徽标而已。但面对这些合理的偏见,瑞麒进行了有力的回击,虽然他们承认紧凑型轿车更能让它们充满信心,但这并不妨碍在整体造车水平上的进步。2012款瑞麒G3的声势可没G5大,真的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吗?
瑞麒G3的辨识度很高,这真的要归功于瑞麒G5的影响力,当我在经销商处看到它时,直觉告诉我,那就是我要提走的试驾车,理由很简单也很充分,这不就是一辆尺寸缩水的G5吗?这样的关系出现在很多汽车品牌之中,的确,沿袭的家族元素可以更好的塑造出一个品牌,使其深深地烙在人们心中,显然,瑞麒的做法已卓见成效。不过,一味的传承也难免会背上不思进取的骂名,但这是见仁见智的,好在,尺寸缩小后的G3在外观上并没有打破原先的和谐,各部位的比例处于正常范围内。印象中,G5的前脸十分饱满,而G3却呈现出了家用车细腻的一面,两款在外观上有着千丝万缕般联系的轿车是如何形成这样的视觉差异的?如果你熟悉瑞麒G5车型就会发现,G5的前脸采用了较大面积的横向中央进气格栅,而G3则是传统的蜂窝状格栅,再加之,少了保险杠处的银色装饰条的点缀,这些都与你的所见所感不无关系。总而言之,即便相似的外观让人不由得把二者拿来作对比,但它们之间的地位则有着明显不同,相比之下,G3的第一眼让人感觉亲和力更强。
既然有了清晰的定位,在一些细节上,瑞麒G3也有着恰到好处的规划,没有浮夸的配置,一切以全面实用为主,就拿灯光配置来说,全系车型的大灯都配备了高低可调功能,增加了夜间灯光照射的范围,这对于那些习惯使用远光灯来获取安全感的人来说,可谓是个福音,对己对人都有好处。不过,你可别高兴太早,与其它经济型轿车相同,雾灯仅配备在豪华型和旗舰型两款车型上,值得庆幸的是,4款车型中,不同的配置车型分布尚可,中意的买家不会因此而纠结挠头。再来看看其它,绕到车侧,看到轮圈的样子,无论我从哪个角度来看那几个轮辐都能让我想起上学时坐在同桌且常年需要我来保护的那个细胳膊瘦腿儿的好朋友(当年的我,身上确实有着股侠气),它再一次向我义正言辞的强调产品定位的问题。好吧,我不再跟你津津计较,按照惯例,下一部分,我们将对内饰进行描述。
车内的气味给我了个下马威,难不成是对我的反击?作为正当防卫,在寒风凌冽中我拿起了车窗当做“金钟罩”,天窗的防御效果也不错。瑞麒G3的内饰还是在不经意间流露了出奇瑞家族的基因,这是我从女友口中得知的,在我盛情的向她介绍这款车时,她却不冷不热的指着音响以及空调的控制区域回应道,“方方正正的跟旗云差不多啊。”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对这款车有着深刻的印象,后才得知,一次晕车的经历让她对这个造型“恨之入骨”。不过,我倒觉得中规中矩且见棱见角的造型在良好的装配条件下也并没有任何廉价的感觉。细节之处见真章,我喜欢通过各个部件之间的接缝来判定做工的惊喜与否,显现,瑞麒G3在这方面证明了它的价值,在人们眼中,一款高端的紧凑型家用轿车不过如此。
在我打开收音机时意外发生了,本想听着电台中的音乐打发这无聊的旅程,一首《你是我的眼》慢慢传了出来,多美妙的传情达意,事情总喜欢出现转机,也不知是受到车速的影响还是某个线束连接点出现虚接的问题,林宥嘉的迷幻唱腔顿时间变成了阿杜的百转千回沙哑腔,听得那叫一个别扭。我不愿承认瑞麒G3存在这样低级的故障,但我发誓,这确实与电台的信号无关。
驾驶感受是我最乐于着重笔墨来描述的,但这样一款小排量的家用车还是先立足于日常驾驶吧。这一环节,瑞麒G3倒是继承了奇瑞家族的优良传统,驾驶它则非常轻便,作为手挡车而言,首先一定要对驾驶者过于冒失的操作有很强的包容心,给足了我们面子才能讨得人心。瑞麒G3的离合器踏板不会给左腿带来太多负担,而且你可以清晰的感受到离合器结合的位置所在,起初,油门的滞后性会比较难把握,待相识相知后,一切都变得如此顺畅。与德系车的换挡感觉不同,每每推入挡位时,伴随而来的是略带清脆的声音,在听觉上刺激着你的神经,这其中我尤其喜欢把换挡杆丢进3档时的感觉。
加速性对于一台只有1.6升排量的自然进气发动机来说很难拿到桌面上评头论足一番,160牛·米的扭矩得等到转速表指针一路嘶吼着爬至6150转每分钟时才能倾巢而出,在这期间,你需要忍受它的脾气秉性,不过,如果你坚定要它顺从于你的急脾气,多给2挡一些表演的机会是个不错的选择。针对城市路况调校的传动机构更多的考虑到了行驶经济型,不过,假若能再多出一个前进挡,那么,高速时的表现会更加从容。当然这其中也考虑到了车厢的安逸程度,隔音效果(瑞麒G3在隔音工程上下了一定的功夫)是一方面,有效地脱低转速或许更为直接。
瑞麒G3是一款比较实惠的家用轿车,也许在你眼中,它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配置、空间、动力等等,以某种角度来看,这些都不算是瑞麒G3的致命伤,不会对那些潜在的用户造成隔阂,但我要说的是,如果瑞麒想借助某种契机摆脱价格的制约从而迈入高端范畴,周边的产品也需跟进,这一点,瑞麒似乎还差的远。的确,作为与客户的接触点,4S店的形象直接决定着客户对这个品牌的认知,服务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给客户更别致的体验,这样,想不火都难!
瑞麒G3的辨识度很高,这真的要归功于瑞麒G5的影响力,当我在经销商处看到它时,直觉告诉我,那就是我要提走的试驾车,理由很简单也很充分,这不就是一辆尺寸缩水的G5吗?这样的关系出现在很多汽车品牌之中,的确,沿袭的家族元素可以更好的塑造出一个品牌,使其深深地烙在人们心中,显然,瑞麒的做法已卓见成效。不过,一味的传承也难免会背上不思进取的骂名,但这是见仁见智的,好在,尺寸缩小后的G3在外观上并没有打破原先的和谐,各部位的比例处于正常范围内。印象中,G5的前脸十分饱满,而G3却呈现出了家用车细腻的一面,两款在外观上有着千丝万缕般联系的轿车是如何形成这样的视觉差异的?如果你熟悉瑞麒G5车型就会发现,G5的前脸采用了较大面积的横向中央进气格栅,而G3则是传统的蜂窝状格栅,再加之,少了保险杠处的银色装饰条的点缀,这些都与你的所见所感不无关系。总而言之,即便相似的外观让人不由得把二者拿来作对比,但它们之间的地位则有着明显不同,相比之下,G3的第一眼让人感觉亲和力更强。
既然有了清晰的定位,在一些细节上,瑞麒G3也有着恰到好处的规划,没有浮夸的配置,一切以全面实用为主,就拿灯光配置来说,全系车型的大灯都配备了高低可调功能,增加了夜间灯光照射的范围,这对于那些习惯使用远光灯来获取安全感的人来说,可谓是个福音,对己对人都有好处。不过,你可别高兴太早,与其它经济型轿车相同,雾灯仅配备在豪华型和旗舰型两款车型上,值得庆幸的是,4款车型中,不同的配置车型分布尚可,中意的买家不会因此而纠结挠头。再来看看其它,绕到车侧,看到轮圈的样子,无论我从哪个角度来看那几个轮辐都能让我想起上学时坐在同桌且常年需要我来保护的那个细胳膊瘦腿儿的好朋友(当年的我,身上确实有着股侠气),它再一次向我义正言辞的强调产品定位的问题。好吧,我不再跟你津津计较,按照惯例,下一部分,我们将对内饰进行描述。
车内的气味给我了个下马威,难不成是对我的反击?作为正当防卫,在寒风凌冽中我拿起了车窗当做“金钟罩”,天窗的防御效果也不错。瑞麒G3的内饰还是在不经意间流露了出奇瑞家族的基因,这是我从女友口中得知的,在我盛情的向她介绍这款车时,她却不冷不热的指着音响以及空调的控制区域回应道,“方方正正的跟旗云差不多啊。”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对这款车有着深刻的印象,后才得知,一次晕车的经历让她对这个造型“恨之入骨”。不过,我倒觉得中规中矩且见棱见角的造型在良好的装配条件下也并没有任何廉价的感觉。细节之处见真章,我喜欢通过各个部件之间的接缝来判定做工的惊喜与否,显现,瑞麒G3在这方面证明了它的价值,在人们眼中,一款高端的紧凑型家用轿车不过如此。
在我打开收音机时意外发生了,本想听着电台中的音乐打发这无聊的旅程,一首《你是我的眼》慢慢传了出来,多美妙的传情达意,事情总喜欢出现转机,也不知是受到车速的影响还是某个线束连接点出现虚接的问题,林宥嘉的迷幻唱腔顿时间变成了阿杜的百转千回沙哑腔,听得那叫一个别扭。我不愿承认瑞麒G3存在这样低级的故障,但我发誓,这确实与电台的信号无关。
驾驶感受是我最乐于着重笔墨来描述的,但这样一款小排量的家用车还是先立足于日常驾驶吧。这一环节,瑞麒G3倒是继承了奇瑞家族的优良传统,驾驶它则非常轻便,作为手挡车而言,首先一定要对驾驶者过于冒失的操作有很强的包容心,给足了我们面子才能讨得人心。瑞麒G3的离合器踏板不会给左腿带来太多负担,而且你可以清晰的感受到离合器结合的位置所在,起初,油门的滞后性会比较难把握,待相识相知后,一切都变得如此顺畅。与德系车的换挡感觉不同,每每推入挡位时,伴随而来的是略带清脆的声音,在听觉上刺激着你的神经,这其中我尤其喜欢把换挡杆丢进3档时的感觉。
加速性对于一台只有1.6升排量的自然进气发动机来说很难拿到桌面上评头论足一番,160牛·米的扭矩得等到转速表指针一路嘶吼着爬至6150转每分钟时才能倾巢而出,在这期间,你需要忍受它的脾气秉性,不过,如果你坚定要它顺从于你的急脾气,多给2挡一些表演的机会是个不错的选择。针对城市路况调校的传动机构更多的考虑到了行驶经济型,不过,假若能再多出一个前进挡,那么,高速时的表现会更加从容。当然这其中也考虑到了车厢的安逸程度,隔音效果(瑞麒G3在隔音工程上下了一定的功夫)是一方面,有效地脱低转速或许更为直接。
瑞麒G3是一款比较实惠的家用轿车,也许在你眼中,它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配置、空间、动力等等,以某种角度来看,这些都不算是瑞麒G3的致命伤,不会对那些潜在的用户造成隔阂,但我要说的是,如果瑞麒想借助某种契机摆脱价格的制约从而迈入高端范畴,周边的产品也需跟进,这一点,瑞麒似乎还差的远。的确,作为与客户的接触点,4S店的形象直接决定着客户对这个品牌的认知,服务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给客户更别致的体验,这样,想不火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