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应多用激励性的语言,赞扬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成功。教师的真诚、中肯、激励和赞扬都要发自内心;评价的语言力求新颖、独特、灵活多样,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评价作为一种手段,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有什么样性质的评价,就会导致产生什么样的心理行为。
关键词:数学教学;激励性评价
一、激励性评价要目的明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激励性评价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方法之一,功能是促进和激励学生的发展,提高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要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的前提下进行评价。激励性评价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行为表现,恰到好处地进行有目的的评价,评价目标要与教学目标达成一致,评价活动要与教学过程结合。评价之后要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可操作和检查的教学改进计划,针对学生学习中的不足提出学习任务和要求,并注意发挥学生的优势,将其迁移到不足的领域,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有目的的激励性评价,不仅能使受表扬的人受到教育和鼓励,而且还可以达到教育他人的目的,使全班学生共同发展。
二、激励性评价要客观公正
激励性评价体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对于培养健康人格、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但激励性评价要有节制,要有原则,对学生既要赏识,也要批评,激励要有度,批评要有方;激励评价为主,批评为辅。公正客观的评价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好感,从而对学生起到尊重、劝导的作用。不公正的评价不但会拉开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隔阂、冷漠、消极、对抗情绪,直接影响学习,还会引起其他学生去孤立被评价者。作为一名教师,更不能以定势的心理去评价学生,带上偏爱的心理倾向,这个学生我喜欢就多鼓励,那个学生我不喜欢就不表扬,应该让每个学生在心中占有同样的位置。
三、激励性评价要快速及时
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学习进程,从而在最恰当的时机进行及时评价,让每一个学生在恰当的评价下拥有最积极的学习劲头;遇到需要评价的地方,要敢于抛开一切,评价优先,不要被一节课的内容牵绊而束手束脚。要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地进行激励性评价,还要在评价时善于捕捉、把握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沟通。
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随时进行的问答和检查、每天的作业、学生的自我观察和教师、同伴的观察等都属于评价的范畴,信息的反馈越快速及时,反馈的效果就越好。因此,要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激励性评价一定要及时,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同学,更要及时肯定其成绩和长处,激发其自信心,促其上进。否则,时过境迁,即使再大的鼓励,学生也会觉得乏味,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激励性评价要灵活多样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评价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同学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评价自身的长处与不足等。如一个学生说解题思路后,我要求她自我评价,她说:“我说的思路肯定是正确的,就是声音轻了。”“那能不能改进一下?”她又说了一遍,既响亮又有条理,全班都鼓掌表示祝贺。我再要求其他学生评价她的表现。实践证明,自我评价能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地完善自我,在他人的评价中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的作用,同时可以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达到“以新促新”的目的。激励性评价不应该是刻板的、机械的、公式化的或说教式的,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灵活多样,根据学生获得成功程度的大小,除了口頭鼓励,还可以有小小的物质奖励,如小贴花、铅笔、橡皮、作业本等,还可以用微笑、点头、手势、眼神等。激励性评价除了由教师评价外,还要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共同参与。
五、激励性评价要讲究语言机智
要使评价收到较好的效果,就要多采用激励性的评价。在学生的回答出现错误时,教师要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避免学生的尴尬,维护他们的自尊,从而使学生在纠正学习中错误的同时,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本人认为,应更多地赞赏学生付出的劳动本身以及劳动的过程,赞赏他们良好的学习方式,如“你肯动脑筋”、“你读题真仔细”等。这样的评价,能引导学生在受挫时归因于自己未尽全力,从而尝试以加倍的努力去战胜困难,有利于培养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接受挑战的进取心,有利于创新人格的塑造,使教学评价的调控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总之,教师只有勤于、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才可以强化学生正确的目标行为,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带动各方面的进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小艺.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励性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2010,(11).
[2]韩仲凯.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数学课堂中恰当运用激励性评价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10).
[3]季定艳.激励语言:学生学习的驱动力——谈谈课堂教学中教师激励性语言的优化[J].新课程(教研版).2009,(10).
[4]尹春秀.运用激励性评价提高教学质量[J].新课程(教研版),2009,(05).
[5]赵芳.数学课堂评价的多元化[J].新课程(小学版).2008,(01).
关键词:数学教学;激励性评价
一、激励性评价要目的明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激励性评价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方法之一,功能是促进和激励学生的发展,提高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要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的前提下进行评价。激励性评价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行为表现,恰到好处地进行有目的的评价,评价目标要与教学目标达成一致,评价活动要与教学过程结合。评价之后要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可操作和检查的教学改进计划,针对学生学习中的不足提出学习任务和要求,并注意发挥学生的优势,将其迁移到不足的领域,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有目的的激励性评价,不仅能使受表扬的人受到教育和鼓励,而且还可以达到教育他人的目的,使全班学生共同发展。
二、激励性评价要客观公正
激励性评价体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对于培养健康人格、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但激励性评价要有节制,要有原则,对学生既要赏识,也要批评,激励要有度,批评要有方;激励评价为主,批评为辅。公正客观的评价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好感,从而对学生起到尊重、劝导的作用。不公正的评价不但会拉开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隔阂、冷漠、消极、对抗情绪,直接影响学习,还会引起其他学生去孤立被评价者。作为一名教师,更不能以定势的心理去评价学生,带上偏爱的心理倾向,这个学生我喜欢就多鼓励,那个学生我不喜欢就不表扬,应该让每个学生在心中占有同样的位置。
三、激励性评价要快速及时
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学习进程,从而在最恰当的时机进行及时评价,让每一个学生在恰当的评价下拥有最积极的学习劲头;遇到需要评价的地方,要敢于抛开一切,评价优先,不要被一节课的内容牵绊而束手束脚。要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地进行激励性评价,还要在评价时善于捕捉、把握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沟通。
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随时进行的问答和检查、每天的作业、学生的自我观察和教师、同伴的观察等都属于评价的范畴,信息的反馈越快速及时,反馈的效果就越好。因此,要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激励性评价一定要及时,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对于那些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同学,更要及时肯定其成绩和长处,激发其自信心,促其上进。否则,时过境迁,即使再大的鼓励,学生也会觉得乏味,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激励性评价要灵活多样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评价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同学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评价自身的长处与不足等。如一个学生说解题思路后,我要求她自我评价,她说:“我说的思路肯定是正确的,就是声音轻了。”“那能不能改进一下?”她又说了一遍,既响亮又有条理,全班都鼓掌表示祝贺。我再要求其他学生评价她的表现。实践证明,自我评价能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地完善自我,在他人的评价中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的作用,同时可以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达到“以新促新”的目的。激励性评价不应该是刻板的、机械的、公式化的或说教式的,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灵活多样,根据学生获得成功程度的大小,除了口頭鼓励,还可以有小小的物质奖励,如小贴花、铅笔、橡皮、作业本等,还可以用微笑、点头、手势、眼神等。激励性评价除了由教师评价外,还要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共同参与。
五、激励性评价要讲究语言机智
要使评价收到较好的效果,就要多采用激励性的评价。在学生的回答出现错误时,教师要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避免学生的尴尬,维护他们的自尊,从而使学生在纠正学习中错误的同时,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本人认为,应更多地赞赏学生付出的劳动本身以及劳动的过程,赞赏他们良好的学习方式,如“你肯动脑筋”、“你读题真仔细”等。这样的评价,能引导学生在受挫时归因于自己未尽全力,从而尝试以加倍的努力去战胜困难,有利于培养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接受挑战的进取心,有利于创新人格的塑造,使教学评价的调控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总之,教师只有勤于、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才可以强化学生正确的目标行为,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带动各方面的进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小艺.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励性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2010,(11).
[2]韩仲凯.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数学课堂中恰当运用激励性评价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10).
[3]季定艳.激励语言:学生学习的驱动力——谈谈课堂教学中教师激励性语言的优化[J].新课程(教研版).2009,(10).
[4]尹春秀.运用激励性评价提高教学质量[J].新课程(教研版),2009,(05).
[5]赵芳.数学课堂评价的多元化[J].新课程(小学版).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