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综合评价 择优推荐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kinginthe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策解读
  2007年是成都指标到校政策实施的关键一年。从这一年的秋季起,成都市薄弱学校、一般学校的初中毕业生有机会直升重点高中。成都的指标到校计划一开始是雄心勃勃的:计划到2010年取消中考,全部初中毕业生凭毕业证直升高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雄心勃勃的计划只有部分得以成功推行。
  成都市招生委员会、市教育局共同下发的《成都市2007年考试工作改进意见》《成都市2007年招生工作改进意见》,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和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中考)的政策做出一系列调整,2007年成都市的高中招生实行指标到校生制度,即将省级及市级以上示范性高中的部分统一招生计划分给薄弱学校的孩子,为其开通直升重点学校的“绿色通道”。指标到校生要参加统一考试,但不公布成绩,只公布毕业等级。指标到校生的条件有:3年均在推荐学校就读的非择校初中应届毕业生;德智体美一贯优秀的校级及以上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且综合素质评价要达到A等;体育达标。
  成都指标到校政策,把原本集中在市中心地区的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分配到了区薄弱学校的学生身上。原来只有城区部分重点初中学校有对口保送示范性高中的政策,即成都三中、成都十四中、成都二十四中对口保送石室中学;成都二十八中、光华中学、锦江育才学校、成都四十九中对口保送树德中学;成都十七中、成都三十中、成都五十中对口保送成都七中。随着政策的实施,所有学校的学生都有机会直升示范性高中。成都指标到校政策的特点是由初中学校对自己的毕业生进行综合评价、择优推荐入学。指标到校生要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不公布升学成绩,只公布其毕业等级。
  指标图示
  实例点评
  成都七中原本是成都排名靠前的初、高中名校,在实行指标到校政策后,初高中生源质量均有下降。对于整个成都市来说,更加均衡了,但是对于七中来说,初中由于不再得天独厚,择校收入和生源质量均有下降;高中由于招收了很多薄弱校生源,生源质量也有大幅下降。2011级招生时,学校对学生做出书面承诺:承诺30%到直升七中林荫校区;2012级口头承诺30%进入七中高中;2013有模糊的承诺(教委给了3年的优惠政策),30%的优生到校指标。这3年中七中初中的指标到校生指标较多,因为七中初中可以扶植3年,3年中指标逐渐减少,3年后就不再扶植,之后的指标会和其他普通初中一样。政策实施第一年,七中初中整体教学实力没有大的下降,毕业生直升本部比例却大幅下降,进入七中高中本部的有20人左右,进入七中林荫校区的有40多人,约占毕业生15%,远未达到学校承诺的30%。对其高中来说,政策实施当年,因为突然招收大量薄弱校学生,生源质量就明显下降。
  当年担任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的蒋平表示,《义务教育法》对推行素质教育作了明确规定。衡量孩子优秀与否不能简单看考试分数,应该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果仍有学校公布学生考试分数、排名就可视为违规。为应对指标到校政策,成都市重点初中无法像以前一样收取择校费后,纷纷改为公办民助,从而可以把择校费名目改为学费继续收取。这些改制后的学校可以和其他学校一样获得一定比例的指标生资格。
  在实施了指标到校政策的同时,成都市的教育行政部门、校长、教师、家长都强化了“减负”意识,严格控制中小学生课外作业量,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中学生不少于8小时。小学一至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四年级书面作业控制在1小时以内,五至六年级书面作业控制在1.5小时内,初中书面作业控制在2小时以内。
  成都市逐步取消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探索,到2013年这项探索取得了部分成功。虽然中考仍将举行,但中职类学校和省级示范性以下普通高中凭初中毕业成绩和毕业证书实现了免试升学,省级示范性以上普通高中还要参加联考升学,中职普通高中免试入学。蒋平表示,高中或中技教育资源并不稀缺,中考的目的就是让名牌、重点高中通过中考选拔尖子生,以集中优质生源冲刺几年之后的高考,为教育部门和当地主政官员挣政绩,学生也争相进入这种高中示范校博取更多的高考高分机会。这种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虽然成都很早就动手进行指标到校实践,却无法最终取得全胜。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组织学生学习。所谓学习,首先是一种经历,一种身心活动的过程,它必须是和谐快乐的。学生喜欢在一个充满轻松和谐平等快乐气氛的课堂中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内心是愉悦的自由的,从而才会有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还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学习必须保证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地发展,学习应该创设一种既促进学生生理发展、又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
排队报“名”  5月16日,长沙市当地一所“名校”一年级新生报名,许多家长怕报不上“名校”,头天晚上就来连夜排队。当晚,长沙下着大雨,校门外,百米多长的人行道排满了带着塑料小板凳排队的家长。  语文阅读  山东省诸城繁华中学注重“教材深层内涵的开掘和利用”,为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丰富学生人文知识开辟了一条教学新途径。图为高三26班语文教师刘金萍在为学生上课。  绘制“邮票”  江苏省无锡市扬名中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