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g3114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的教学重点,它与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联系密切,但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本文就学生掌握的知识情况及教学效果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和反思。
  【关键词】小数除法 小数的性质 教学反思
  作为已有10年教龄的我来说,在还没学习这一单元时,我认为该小节比较简单,学生应该很容易掌握,因为它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联系密切。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学生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从而形成知识的系统性。为了让学生能自主探索,形成思维的碰撞,我在教学中尝试放手,再次计算,反思总结等方法,虽然这节课有旧知识的味道,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在由情景入课引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后,我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但在巡视中发现学生对于这样的“放”毫无立足点,问题在于我的“放”没有建立在实际基础上。这一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尝试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解决,尽管我在学生思考了一分钟后,给出:你能把除数变成整数来计算吗?这样的提示,但是只有很小一部分学生能理会,更多的学生只是在随意猜测。虽然在课前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类型(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但这种交流仅是一带而过,学生无法理解这种回顾的目的,下面就我对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
  如:例5 文文的奶奶编一个编中国结需要0.85米丝绳,文文拿来的7.65米丝绳可以编几个中国结?
  这题主要是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0倍,使除数变成整数来计算。为了便于理解,我通过横式移位练习和竖式移位练习说明怎样把除数变成整数,并且通过原来的竖式说明简便的方法,即划去除数的小数点和前面的0、被除数的小数点,说明除数和被除数都扩大到了原来的100倍,小数点都要向右移动两位。
  1、横式移位练习:提示学生能否把题里的米转变成用厘米作单位来进行计算。
  2、又如:例6 计算12.6÷0.28先让学生联系例5的计算方法,当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相同的倍数时被除数的位数不够,着重说明划掉除数中的小数点使除数变成整数,要注意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相应地移动几位,位数不够就用“0”来补。
  3、在一些题目中,除数扩大到一定的倍数变成整数后,被除数仍然是小数,如2.73÷1.3
  从题目中不难看出,它其实就转变成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扩大后利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就能求出商。
  以上的讲述我自认为针对性很强,但在课后练习中却发现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特别是受思维定势影响的“规律性错误”。数学教学应该是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并用多种的思维方式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解题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感受解决了数学问题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但通过作业情况的反馈来看,学生对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出现错误的地方还是比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正确地移动小数点。通过移动小数点把除数变成整数,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也都能顺利完成,关键是后进生总是忘了同样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或者移动的位置与除数不一致(如1.89÷0.54=18.9÷54)。虽然他们知道除数与被除数的小数点移动是根据商不变的性质,但是他们在做作业的时候就忘了。
  2、在完成竖式的过程中,出现了把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原来的小数点对齐的现象,这也是造成部分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之一。
  3、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除到哪位商哪位,不够时先在商的位置上写“0”,再拉下一个数,学生困难较大,中间“0”常常忽视。
  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笔算后,学生验算的错误非常多,原来我们以前学的除法竖式,被除数、除数没有发生任何改变,验算时只要直接用商×除数=被除数即可。可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在计算时首先需要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进行笔算。验算时学生受到前面知识的影响,会用转化后的除数×商=转化后的被除数,这样验算很不科学,如果学生在第一个转化整数环节中出错,验算就起不到作用。因此,正确的验算方法是将原题中的除数和商相乘是否等于原被除数。
  5、学生在处理商的小数点时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影响,把除数转化为整数,有的被除数不变、有的移动小数点的位数不同,有的把被除数转化成整数,从而造成计算错误。
  在教学过程中,一切要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思维活动空间,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把题目的困难逐步分解,减轻学生的运算困难,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刘兼、孙晓天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对于非负整数n,设F(n)是第n个Fibonacci数.运用初等方法证明方程(x+1)/F(y)=∑kx=1[1/F(2k)]仅有正整数解(x,y)=(1,3).
提问是教学中常见的一种形式,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本人结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经历和体会,从课堂提问的作用、误区、原则、方法等四个方面就提高课堂提问效果,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课堂提问的作用  一堂成功的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的精心组织、学生的课后复习巩固等环节。在实际教学中,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要优化课堂提问。良好的课堂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
【摘 要】1世纪是终身学习的世纪,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个性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要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广西边境地区英语教育发展现状和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说明培养广西边境地区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英语自主学习的培养略作粗浅的探索。  【关键词】西边境 中学生 培养 英语 自主
【摘 要】事实证明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能够听懂物理讲解,但是解题时却困难百出,效果较差,究其原因只要是因为学生知识面不广,认知结构不完善所致,为此,本文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根本就在于提升学生掌握的物理知识的全面性和促进学生物理知识结构的完善两方面。  【关键词】解题能力 知识结构 物理 全面  作为物理教师最为头疼的莫过于听到学生这样说:“物理课我很容易能听懂,可一做题目却发现很多
一、研读《考纲》,研究真题,把握高考命题方向。  高三复习过程中我们要立足于《考纲》,采取“细微中见宏大,宏大中有细微”的态度和“以不变应万变”的处理技巧,但又要能跳出《考纲》,站在《考纲》之上来看“高考”。高考试题=取材+立意,我们只有立足于“取材”和“立意”这两个基本点,做到对知识的“点、线、面、体”全方位的理解和整合。在读题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
【摘要】随着新课标历史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高中体育事业有了更好的发展。在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模块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我国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本文基于我国高中体育模块教学的开展现状,并探讨了针对性的实践策略,旨在为我国高中体育教学活动提供性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模块教学法 高中体育教学 现状 对策  在高中阶段,体育课程属于必修课,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