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教子 事半功倍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g5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家教;童年;以人为本
  时下,教育孩子成了许多家长头痛的事情,各种各样育子之书,各式各样的家教讲座,令人眼花缭乱。本人为人师二十载,为人母十五载,感觉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童年”教育孩子。每位家长如能静静地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如能细细品味童年时的感觉,相信家长们就能很好地理解孩子,教育孩子也就不是件难事。
  一、别把高兴变成扫兴
  记得有一次儿子晚上要出去和小朋友们玩,临走时,我还叮嘱说:“早点回来!”孩子痛快地答应“好”。可是到了晚上10点钟了,他还是没有回来,我心里很着急。不停地向路上张望,心中的怒火慢慢燃烧起来,想着等他回来一定狠揍他一顿。然而转念一想,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因贪玩晚回家的事。那时的我,玩得起劲就忘了回家的时间,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咚咚地敲小鼓,唯恐爸爸妈妈训骂,果然那顿骂我没有躲过,从此我再也没有玩得痛快过,总是怕时间晚了,回去挨骂。想到这些,我的怒气慢慢退了,也理解儿子了:小孩子嘛,玩心大,忘了时间,自然也不知道大人的担心。儿子近11点才回来,一进门他红红的小脸洋溢着兴奋,我调整了一下情绪问:“儿子,你们今天玩什么了呀?”他兴奋地给我讲起他们的游戏,等他讲完,我看着他说:“儿子,今天你回来太晚了,妈妈特别担心,下次回来早点好吗?”儿子懂事地看着我坚定地说:“行!”从此,儿子再也没有晚回来过。其实孩子们能理解家长的心情,他们心中是有是非标准的。只是他们年龄小控制力差而已。
  二、给孩子算笔账,每天学习四个小时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根据小时候的经验调整孩子学与玩的时间,也是我自鸣得意的一招。童时的我一放假就疯玩呀,到开学的前两天,拼命胡乱地做作业,丢三拉四的效果可想而知。为了不让儿子重走我的老路,放假一开始,我就跟儿子算了一笔账:
  我说:“儿子,你看,一天24小时,你睡觉用10个小时够了吗?”
  儿子很快回答:“够了。”
  我接着又说:“吃饭用两个小时行吗?”
  他想都没有想回答说:“行”。
  我若无其事地说:“24小时减10小时再减2小时还有12小时,对不对呀?”
  孩子疑惑地说:“是呀。”
  “那你每天上下午各学两小时,玩8小时行吗?”我又问。
  儿子想了想说:“好!”
  就这样,儿子走到我的思路上来了,每天学习4个小时,再也没有像我小时候突击作业的现象了。
  三、添油加醋表扬孩子
  配合教师顺势而为,有四两拨千斤之效。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妈妈回来非常高兴地对我说,她遇到了我的班主任,班主任一个劲地表扬我等等,我直到现在想着这事心里还美呢。儿子上学后,我想儿子也一定需要赞美,我就把这一招加以利用。每次和他的老师见面后,我都会添油加醋、兴高采烈地跟儿子说:“儿子,今天我遇到你的老师了,她说你是个好孩子,特别懂事。语文进步了,还是个数学天才,她特别喜欢你!”有时我再加上老师说的具体事例增加可信度。看着儿子兴奋的面庞,我知道我的话语和鼓励起作用了,激起了他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师的情感。
  四、借助环境陶冶情操
  “大教无形”,何为大?无非是教育的力量大,教育的效果好,会借力是不错的一招。儿子语文不好,是阅读量少引起的。想想我小时侯家里没有电视和电脑,只能看些小人书和童话书,这就增加了阅读量,语文成绩也提高了。怎么样让他不迷恋电视和电脑,而引起他读书的兴趣呢?我小时候去书店时看着那些书,逐个翻看,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我总能找到自己爱看的书。于是,我决定带儿子去书店和图书馆,带他去时不对他做要求,只是想慢慢熏陶他。一开始他无所事事地瞎逛,只翻了翻那些书,就跟我回来了。我心中不由得生气焦急,但是我告诉自己,要有耐心,慢慢来,等着他的脚步,让他慢慢成长。我带着他、哄着他,一趟一趟逛书店,去图书馆,终于他也能静下来选书、看书了,阅读能力也提高了。
  五、借青春势促孩子自我完善
  青春是人的原动力,势强力大,只可导不可堵。儿子到了青春期也自然喜欢上了一个女生,我也知道这个女生是各方面表现都很好的孩子。记得自己青春期时,总企盼变成一个漂亮、优秀、与众不同的人,总想成为众人注目的靓女。找到了这种记忆,于是我从青春期这种特定的心理入手,借势改变他的生活习惯。有一天吃过饭,我有意无意地说起我喜欢的男同学,儿子当时很感兴趣,于是针对儿子不爱刷牙的不好习惯我故意说:“我们班有个男生满嘴的黄板牙,谁也不喜欢他。我们女生都喜欢那个每天干干净净,有着白白的牙齿的男生。”从此儿子果然注意个人卫生了。经无数次说教无效、无力改变的卫生问题他自己慢慢改变了,如洗澡、换衣服、理发、打扫房间等等。同时我又进一步引导他:“还有一个男生学习可好了,女生都喜欢他,为了让他注意到我,我上课时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认真做作业,回家用功学习,学习成绩提高得很快。老师在班上表扬我,他也注意到我,还常常问我问题,这样我就有理由和他说话了……”儿子听后笑了,学习劲头大多了。
  “以人为本”是最时髦的一句话,在家长与孩子之间,当然就应该是“以孩子为本”。如何做到?寻找到童年就寻找到了本。现在无论面对孩子的什么事,无论孩子遇到了什么问题,我都是先想想年幼的我是怎么样做的,是怎么样想的,希望老师家长做些什么或不做什么,用我自己的童年经历和感受去教育儿子,去辅助儿子走好他这一段人生之路。
  (作者单位:河北石家庄市第三十六中学,石家庄,050081)
  编辑 / 李益倩 终校 / 黄才玲
其他文献
英国十九世纪作家吉辛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书呆子。他在《我的藏书》一文中说,为了占有书籍他衣食住行皆可牺牲,用自己的肉体营养精神。他经常漫步在人行道上,指头捏着仅有的铜板,眼巴巴地瞪着书摊,经历内心两种食欲的剧烈搏斗,经常的结果是精神战胜了物质。他用gloatedover the pages(贪婪地读书)来抚柔口腹的不满。尽管贫寒交困,他还是说:“当我把一本书抓在手中,心头会泛起一股多么奇妙的柔情啊!
〔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日益重视的问题,各级各类学校通过专题辅导、讲座、团体活动等,着手维护师生的心理健康,解决常见的心理问题。师生具有健康的心理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如果教师心情焦虑、苦恼,学生情绪混乱,教育教学效果必然不会令人满意。  优秀教师的教育工作之所以取得成功,首先是他们都重视接受学生的现状,鼓励他们自我表达;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让孩子在悲苦的情感体验中得到锻炼、磨练,才能为他们将来适应复杂的人生,经受各种考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之初,性本善。在幼小孩子的眼里到处是和煦的春风和明媚的阳光,在众多师长的关心与呵护下,他们好像生活在美丽的童话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以往在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时,快乐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而它的另一个侧面——悲伤,往往容易被人所忽略。目前幼儿园所采用的幼儿用书,无论是儿歌、故事还是看图说话等
〔关键词〕生涯规划;学业规划;教学案例;高中  一、案例实施背景  依据目前对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界定,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以及人生规划。其中学业规划主要是指学生发掘自身学习潜能,发展学科特长,寻找适合高中阶段和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寻找适合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学业路径并培养出相应的学习能力。目前各省正在试行或已经公布的新高考改革方案中,不再进行文
作为拓荒之作,近期问世的新著《青年学》,是引人注目的。  二十世纪可以说是“青年的世纪”。青年的创造力正是在这个时代得到了日益普遍的承认以至赞赏,与此同时,青年问题也引起举世的侧目。事情大约总有两个方面的。所以,随着青年力量在这急剧膨胀的工业社会中的空前凸现,这凸现所触发的文化冲突也就启人忧思了。冲突的一方是日新不已的“青年文化”,如“怀疑的一代”、“反抗的一代”、“逃避的一代”所代表的那些生活方
国内一些政治学教科书上对分权论、分权制的介绍,过于简单,亦带有不同程度的说教味。所以我们对分权论和分权制的了解,也就不免失之简单、片面。《以权力制约权力》一书的出版,或可补此一缺了。  首先,该书追溯了分权论的理论源头,描述了现代意义上的分权论创立、完善和到达理论顶峰的过程,从而在理论上对分权论作了一个概述。古希腊城邦高度繁荣的民主政治生活哺育了“百科全书似的”智者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
〔摘要〕求助者进入重点高中后,因学业挫折产生严重焦虑情绪和学习障碍。咨询师综合运用放松训练和认知重构方法,使求助者获得对自己学业的合理观念,通过团体活动,配合亲子会谈,调整家庭气氛使其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帮助求助者学会合理面对学业与考试,增强了其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  〔关键词〕高中生;学习焦虑;个案辅导;放松训练;认知疗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
〔摘要〕高中生作为发展中的个体,面对多元世界和繁重的学习任务时,常体验到更为广泛的内心冲突和压力。但是,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不愿意或者不擅长表达,这无疑给咨询师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在学校心理咨询实践探索中,KSS家棋在这方面呈现出独到的优势:当传统咨询师还在依靠自己多年的经验来感觉和评估哪个地方出了问题的时候,棋局上的棋子已经清楚地指明了问题的方向。本文通过四个利用KSS家棋成功进行干预的真实
〔摘要〕紧扣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要点,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中职学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从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这两个方面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最大特点是“活动与体验”,再以此为突破口,从“内隐目的、贯穿趣味、主题突出、难易适度、细化实际”这几方面精心设计心理活动,强化心理体验效果,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体验;活动;中职学校  〔中图分类号〕 G44 〔
在粤语中,“打的”确有如尘元先生所解释的——“搭乘的士”、“乘出租汽车”之意。不过,“打”、“搭”虽然读音相近,但“打”恐怕不是从“搭”而来。“打”在口语中,有时用来代替其它动词,所构成的词显得更生动。而且,它代表的行为通常是主动的。如“打钟”(敲钟),“打草”(割草),“打坑”(挖坑),“打蔗荚”(剥除甘蔗的枯叶),等等。  出租汽车通常是扬手即停的,因而“打的”的“打”字就用得很妙:除了有搭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