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习俗中的养生经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其实,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外,端午节还是一个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古人还把五月端午称为“卫生月”,可以说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
  吃粽子
  中医认为,糯米具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都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效,如芦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够清热利湿、和胃宁神。总的来说,粽子具有清热除烦、健脾开胃的作用,特别适合初夏食用。需要注意的是,制作粽子的原料糯米黏性较大,过量进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所以不可贪食。
  佩戴香囊
  我国很多地方有端午节挂香囊的习俗,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药有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取2克,另外再加丁香1克。将这几味中药研成细末,放入布袋中,缝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室内或车内。这几味中药,中医认为具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效。
  插艾悬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将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艾叶(也叫艾蒿)是芳香化浊类中药,具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悬挂艾叶和菖蒲的确具有杀菌消毒、预防瘟疫流行的作用。另外,艾叶、菖蒲还具有驱蚊的作用,慢慢让其燃烧驱蚊效果更好。中医以艾入药,具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效。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原料。菖蒲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具有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作用。可见,古人插艾悬蒲是具有一定的防病作用的。
  涂雄黄酒
  端午前后,我国南方很多地区都已进入梅雨季节,天气条件有利于蚊蝇、害虫的活动和繁殖。而雄黄是一味具有杀虫作用的中药,内含有毒的砷盐成分,害虫闻之食之即会中毒,人涂之可以避毒。另外,还有很多人在端午节饮用雄黄酒,但由于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热后可分解为毒性很强的砒霜,因此不建议内服。
  喝五加酒
  “五月初五采五加,酿五加酒”是民间习俗。五加即五加皮,气香味苦,具有滋补肝肾、壮筋骨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女性腰脊痛等症。民间认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难避邪。生活在气候潮湿地区的人,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为热闹的民俗活动,广泛流行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區及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端午时节赛龙舟,能够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脾胃代谢、通调全身气血。
其他文献
提起“土匪”二字,人们往往和杀人放火、烧杀抢掠等罪恶行径联系起来。但是进入文学视野中的土匪,却是性格复杂多变、人性深刻丰富的形象,以至于人们很难做出明确的定性和评判。
有人说结了婚、生了孩子痛经就会好,可小王生了孩子后痛经反而越来越痛;有人说不孕应该查查原因对症治疗,但小雯查来查去却找不到不孕原因……妇产科专家表示,她们应该查查是不是得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而通过病史、盆腔检查、B超、腹腔镜等都能检查是否患病,并建议根据病情和需求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痛经是内异症的典型症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主任姚书忠教授表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是
进入历史新时期以来,面对曾给亿万中国人民带来痛苦和灾难的“文革”,我们不停的回眸和反思,去追寻那场灾难发生的种种原因和对我们今后生活的影响,并由此构成伤痕文学、反思文学
铜不仅是人们所熟知的金属,更可入药保健。入药的铜被称为自然铜,味辛、苦,性凉,无毒,入肝、肾经,多用于排脓消血、散瘀止痛、接骨续筋伤,能治疗各种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疼痛、积聚、烫伤、惊悸等症。  铜钱驱邪点承浆,面部浮肿自消除  面部浮肿多由于风邪致病,由于风有升发、向外的特性,所以容易伤及肌表,造成头痛或面部浮肿,此时就可以请铜钱来帮忙了。可用随身佩戴的铜钱点按刮拭承浆穴。承浆穴是任脉和胃经
夏季雨水多,湿气重,湿邪易停留在体内,成为健康隐患。对付“湿病”,祛湿是关键。下面推荐几个祛湿妙招,以飨读者。  妙招1:喝碗薏米红豆粥  祛湿效果:★★★★★  祛湿可多吃点具有祛湿作用的食物,如冬瓜、玉米、小米、荷叶粥、萝卜、黑木耳、茄子、西红柿、莴笋、等。薏米红豆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取薏米、红豆各30克,熬粥喝,每日1次,具有很好的健脾祛湿功效。  此外,还可以多吃点辛辣食物,以祛除体内的
学位
饥与饱 3∶7  几乎所有专家都建议,饭要吃到七八分饱。老人代谢能力下降,热量消耗减少,更要适当少吃。通常认为,老人早饭和午饭应吃大约八分饱;晚饭略少些,七分饱即可。  一般建议年轻人三顿饭分配比例为4∶4∶2,强调晚饭少吃;但老年人生活方式与年轻人不同,晚饭时间通常较早,这就使前一天晚饭到第二天早饭之间的时间间隔加长,为防止老人晚上饿,可将三餐分配调整为3∶4∶3。  荤与素1∶5  蔬菜与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