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9501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美术素养的提高来源于其美感的逐步升华,而幼儿美感的形成与提升则是在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在感受形式美和内容美中丰富审美经验。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积淀了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教师可从丰富的传统文化中选取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优秀作品,借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教育工作者选取的美术作品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阶段。
  【关键词】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 弘扬 美德 启蒙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90-01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数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博大精深,是我们的文化母体。如何充分发挥幼儿教育的特殊功能,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从而达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这是一个必要的课题,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有着传承中华文明的使命与责任。
  一、在绘画活动中实施中华文化启蒙教育
  绘画活动是引导幼儿运用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如蜡笔、油画、彩色铅笔、彩色水笔、毛笔、纸、布、绢、水粉颜料、墨等等,通过线条、色彩、形状、构图等美术语言来表达幼儿的所思所想,创造出多样的视觉形象。绘画活动是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主要部分,幼儿绘画只是手段和方法,画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通过绘画这一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性,培养美的情操和陶冶美的人格。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激发幼儿主动观察,给予幼儿自我表达的机会,使绘画活动成为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有效途径。幼儿的绘画并非要求幼儿真实地将事物的逼真形象再现于纸上,而是将画纸作为幼儿表达自我的舞台,任由幼儿发挥。通过丰富多样的绘画活动,幼儿能从中认识这个美丽的世界,陶冶情怀,从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二、在手工活动中实施中华文化启蒙教育
  手工即运用各种手工工具和材料,如剪刀、尺子、胶水、纸、泥巴、橡皮泥、石头、竹片、果壳、木块等物品,通过剪、粘、刻、织、捏、折等方式,用一些素材塑造一个完美的形象。广博的中华文化中蕴藏着许多古老的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藏,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创作、传承下来了丰富的手工艺术,这些手工艺术融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使得我们的世界更加美丽多彩。幼儿教育工作者应从这些丰富的手工艺术中寻找一种容易被幼儿接受的切入点与方式,寓教于乐,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实施中华文化启蒙教育
  幼儿美术素养的提高来源于其美感的逐步升华,而幼儿美感的形成与提升则是在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在感受形式美和内容美中丰富审美经验。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积淀了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教师可从丰富的传统文化中选取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优秀作品,借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教育工作者选取的美术作品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阶段。
  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有选择的,幼儿的眼睛更关注那些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相关的、适合其接受水平的事物,他们接受什么及其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内化程度是受其感知能力和情绪情感制约的。因此,作品形式要多样化,将传统中华文化展现在幼儿面前,给予幼儿最直观的感受,帮助幼儿形成美的认知与体会。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幼儿能产生直观感受,有自己的关注点和理解,为促进幼儿对作品内涵有更深的感悟,则需要教师给予指导,启发幼儿。教师可根据作品内容先做一些欣赏提示,比如作品中有哪些人物或事物、他(它)们在做什么,分析其特征、关系,然后让幼儿自己欣赏,并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感悟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也可创设与特定美术作品相关的情境,选取有感染力的音乐作为幼儿欣赏背景,或配之與美术作品相关的故事,使幼儿对作品内涵有更深的体验,从而展开丰富的想象。
  中华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文化遗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传承我国民族精神,使中华传统得以延续的必要途径,其实施在于厚积人文底蕴、激发民族精神。幼儿园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应充分利用得以保留的文化资源,如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杰出名人和民族英雄的事迹等,给予幼儿以中华文化启蒙教育,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使我国的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四、传统文化与正常教育相结合
  当今社会中现代化教育也很重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应运用科学的形式和良好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由今引古:结合本地特色从实际生活引导幼儿感知传统文化,包括建筑特色、地方文化等。
  中外包容:对外来文化要适当接纳,在设计和组织传统文化教学活动中应合理引用。如,和幼儿交流中国的饮食时就拿幼儿熟悉的“肯德基”、“麦当劳”相比较,使幼儿更好地把握传统饮食文化并在与外来文化相比较中形成客观、平等的态度。将中国传统文化放在多彩的外来文化中,让幼儿体验不同的文化,传统文化教育也就更加生动。
  五、在日常生活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可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使幼儿从一点一滴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彩。
  要合理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幼儿创造、协作的能力。饭前、教学活动之间、午睡前、离园前等小块时间也可以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如:玩猜谜游戏、手指游戏《五指歌》和《手指一家》等,说童谣《排排坐》、《丫头丫》、《颠倒歌》等,讲童话、传说、美德故事《嫦娥奔月》、《盘古开天辟地》、《大禹治水》、《牛郎织女》、《卧冰求鲤》、《黄香暖席》、《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使传统文化渐渐影响到幼儿。
  总之,通过教学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使幼儿体验到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了幼儿一定的素质和能力,唤醒了幼儿对灿烂的传统文化的热爱,也激起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要求能够和生活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而不能空泛地教学。初中生物作为一门理科方面的重点科目,这门课的有效教学对学生理科学习能力和思维的养成都很有帮助。而初中生物本来就是一门和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学科,很多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并且要指导生活。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张把握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加强生活与教学的联系。  【关键词】初中生物 生活化教学 教学策略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锌、铬与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COPD患者55例,对照组50例。血锌测定用光焰原子吸收法,血铬测定用无光焰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用于预防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目的:观察分析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6月一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2例重症肺血栓栓塞的患者,随机分
一个人的人事档案相当于其存在的社会印迹,主要是将反映每个人主要的操行、业务和经历等各方面的信息根据一定规律进行搜集、理顺和保存。它是人事管理的最终产物,体现了个人
【摘 要】 本文从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出发,详细分析了目前高校篮球教学中存在的多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实事求是,通过对于不同高校的教学模式的归纳和总结,提出了符合实际情况的高校篮球教学策略,将对于目前高校的篮球教学工作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借鉴。  【关键词】 高校;篮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0-01
目的了解某小学不明原因发热的疫情特征,探讨其危险因素、传播模式和病原体,制定控制措施。方法制定病例定义:临床病例发热≥37.5℃、扁桃体肿大,并有咽痛、乏力、咳嗽、头晕、头
【摘 要】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几年来,为了实现有效教学,我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不断地改变和更新我们的观念和思维。  【关键词】 新课程;地理教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1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几年来,为了实现有效教学,我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不断地改变和更新我们的观念和思维。为了实现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