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272162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是以多媒体(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媒体的组合)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学习的条件,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到了教学中,尤其适用于英语教学,为其注入了新鲜血液并带来了活力。它可以将抽象内容具体化,使深奥、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呢?
  一、利用信息技术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传统的教学,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录音等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输信息,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而多媒体技术一改传统的教学手段,集文字、图形、图像及声音于一体,图文并茂的界面、生动有趣的内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例如,某位教师制作了一个教有关天气的英语表达的课件,她设计的刮风、下雨等不同天气画面既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点击进入动态,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被紧紧地抓住了。同时,教师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通过网络充分了解课程的文化背景,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可以成为英汉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和纽带。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英语课堂教与学
  通过精心准备,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课前把课题、知识点、练习及答案、作业等做成课件,上课时按程序播放每张幻灯片就可以展示给学生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每张幻灯片都可以随意提取,非常方便,这样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另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用动画、图片等创设不同的对话语境, 为小组实践活动提供了便利,既强化了学生的口语训练,又提高了学生语言交际活动的广度和密度。
  三、利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然而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存在差异,学习风格、策略也各不相同,因此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利用网络资源给学生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从而引导学生使用能体现其主体作用的新的学习方式。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多层次、多途径的自主学习和练习的环境,一次练习分设几个不同层次,由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一步一步打好坚实的基础。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以接触外界的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渠道进行选择性的学习,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
  一位外籍教师在给中国教师培训英语教学法时说道:“Tell me and I forget. Show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learn.”这几句话告诉我们,知识的获取需要靠自己的实践与探索。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帮助,学生利用网络来交流学习及完成作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信息技术能够提升教师的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扩充教学信息,加大课堂容量,提高信息输出量,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使课堂结构更加开放。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把静态的东西变为动态的画面,把抽象的内容变成具体的图片,把枯燥的知识变为生动的语境,通过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为学生学习知识和锻炼语言能力创造条件。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备课和教学的同时也慢慢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
  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教师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现代教育的主导者,才能更好地去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生。
  五、需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根据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的制定严密的教学计划,使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服从于教学目的,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克服形式主义。其次,教学容量要适度。利用多媒体上课呈现信息速度快,教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教学速度,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节奏。这样学生就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信息技术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总之,在英语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优化了英语课堂教学,显著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既帮助学生积累了知识,又培养了其各方面的能力,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英语教学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
  (责任编辑周侯辰)
其他文献
“作文难,难作文”这是中学生中颇为流行的一句口头禅,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中学生写作的现状是:文章内容老套,思路不清晰,中心不突出,没有合理的选材,不能反映出深刻的思想性,甚至连“话”都说得不像话,更别谈字斟句酌、语言优美了。更为严重的是他们不能从真实的生活中生发出道理,在写作时只是完成字数上的要求,思想性严重匮乏。  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我想主要有两个方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阅读的贫乏。“阅读是写作的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个平台来实现的。其中,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可缺失的环节是合作讨论,而合作讨论是以问题形式呈现的,因此讨论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的高低,关系到合作学习的目标能否达成。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讨论题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初步的尝试。  在多年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题的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值得研究和商榷。比如有些教师在合作学习教
众所周知,优秀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塑造了一位美丽出众、机智勇敢的农家姑娘秦罗敷的形象。“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诗中通过长者、少年、耕者、锄者的不同动作、神态、表情,烘托出了罗敷的美丽,真可谓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样的描写,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天地,激活了人们的想象力,从而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艺概》作者刘熙载把这种方
写人叙事的文章从小学就开始写,很多学生都是通过一件事写一个人,这样的文章一般是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完就行了,有些学生还会在叙事的过程中插入适当的议论抒情,这样的写法比较容易掌握。但是,有时一件事很简单,内容太单薄,不足以充分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或性格特点。因此,我们可以学会通过几件事来写一个人,使得人物形象更丰富。那么,如何通过多件事来写一个人呢?  一、选好典型事例  “文章不是无情物”,要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情。”情境教学法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情境教学法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弊端,让学生由机械地、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体验、参与、实践、合作与交流。情境教学无疑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下面我通过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 2 R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鉴赏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高中语文必修②古代诗歌单元中《氓》和《孔雀东南飞》两首诗,虽然产生的时代不同,但在揭露封建礼教的罪恶和封建家长制对妇女的迫害,以及作者对妇女的同情方面有许多相同点。在教学中,笔者尝试用比较鉴赏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的比较鉴赏法的步
议论文要使论点得到充分的论证,必须选用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典型性和新颖性的论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的,是论点赖以生存的根据。解剖中考考点,发现与论据有关的中考题型基本有以下两种:一是依据要求补充或概括论据,二是判断论据的类型或分析作用。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中考议论文论据运用的教学呢?  一、精心选择素材,构建论据“智慧背囊”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积累丰富的素材才有可
英语是普通高中学生感到最难学的学科之一,对于我们农村三星级高中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英语基础薄弱,最差的学生连音标都一窍不通,学习没耐心没恒心,学习习惯更糟糕。一节课45分钟有很多学生连集中注意力20分钟都做不到,单词听写本很多学生不愿意上交,性格暴躁的学生甚至会与老师发生摩擦。  然而,学生基础再差也要面对高考,这就是农村普通高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面对这样的学生,如何进行教学呢?经过几年的探
2012年是江西省高考英语自主命题的第八个年头,同时也是新课程教改后的第二个高考年头。现结合2011年和2012年的江西高考英语试卷,对高考英语备考谈几点备考策略。总体而言,试卷始终贯穿了“稳中求进、稳中求新”的命题思路,在命题形式和试卷的整体难易程度上,都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和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听力  2012年听力材料播放时长约18分钟,英语单词为889个;2011年听力材料播放时长近19分
教学设计依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高中语文课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華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以儒家传统文化的刚健有为精神,激励学生发愤图强。  2.以道家传统文化树立旷达乐观和顺应自然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