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8267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使得传统教学中注重学生智商的教学模式已经被改变,教育教学中更加学生情商的提升。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其实是教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能够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更加敏锐,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不断完善个人的情感。本文就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情感教育;渗透
  当前,情感教育已经成为初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以及美术学习成绩强化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学生情操的陶冶,这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加强各方面情感教育内容的渗透,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积累学生的社会经验以及人生感悟。此外,美术教育的情感渗透能够提高美术教学的兴趣,促进教学水平的显著提升。
  一、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内容以及作用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就是将美术教育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通过美术课堂,教师将美术教学与情感教育相结合,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计划、有目的的将情感教育深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不仅能够获得美术知识,还能够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将二者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美术课堂学习中,促进学习效率以及效果的提升。此外,通过情感教育,能够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提升,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实现情感上的积累,形成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情感教育的感染力比较强,将其应用到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能够创设更好的美术学习环境。教师将情感教育融入到美术教学中,能够使学生有更好的成长环境,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的美术水平进行关注,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与学生耐心的交流,促进学生创作意识的提升。
  二、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方法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抒发学生内心情感
  情生于境,境可移情,初中美术教学中内容本身就蕴含者一定的情感内容,美术作品中有这各种各样的情境,这些都是坐着的情感体现,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情感氛围,需要让学生进入到美术作品中,体会其中描绘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作品的创作情感经历,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美术作品中的内在力量。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创设情感情境,由情境引入情感,使创作与欣赏有效结合,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和熏陶学生,形成内心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学习《美丽的校园》时,教师就可以有意识的让学生对校园进行观察,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平时在校园中散步、游戏、学习的场景,让学生用心去感受,使其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产生深刻的印象,使学生绘画风景以及建筑物的欲望得到提升,能够积极的使用美术语言进行创作,抒发自己的情感,在这种情感下创作出来的作品会更有生命力,更富有情感内涵。
  2.注重情感材料的收集,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当前的美术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具有情感价值的材料,这些内容与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发现能够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情感材料,科学把我使其渗透到初中美术教学中,更好的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
  例如在学习《在激流中勇进》时,作者的笔触雄浑有力,将黄河河工们共同努力在黄河中奋力前进的惊险场景充分的表现出来,在对作品进行欣赏时,不能只看到作者技法的纯熟、黄河的磅礴气势,还需要体会其中的真正内涵。使学生认识到,作品创作是为了让人们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不易。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价值,正是有了无数默默的劳动者,我们才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使学生的情感教育渗透更加深入。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虽然作为学生,但是也是要进行脑力劳动的,获得的是能够使自己终身收益的知识,使学生改变不劳而获的错误理念,能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
  3.提升教师素质能力,引导学生人生观的形成
  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以及参与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要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需要注重自身的行为品质,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情感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相比于直接的灌输要有更加明显的效果,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能够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强化学生的个人修养。只有教师的品质与人格更加健全和优秀,才能够更好的说服学生,让学生信服,因此教师需要注重自身素质能力的提升,发挥榜样作用,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要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需要教师积极为学生收集情感渗透的素材,并保证素材能够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单纯灌输的方式,在美术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学生对事物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陆春.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1,09:78.
  [2]潘娟.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之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5,20:206-207.
  [3]陈翎妍.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学习(中),2014,05:160.
  作者简介:
  石如勤(1975.3.15~ ),性别:男,籍贯: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工作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石门九年制学校,职务或职称:中学一级教师,学历:本科文凭。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教育的一些书籍受到热捧,尤其是绘本,绘本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很多小学也为学生选购了绘本,但是很多都是关于语文的绘本,并运用于语文课堂,关于数学的绘本已经不少,却没有得到应用,本文通过介绍绘本对于数学的意义,希望绘本也能应用于数学教育。  关键词:绘本;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顾名思义就是“绘画出来的书
现代教育是以发展和提高学生素质为主的教育,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学过程亦是情感交流的过程,这里的情感包括多种类、多层次的情感现象。情感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内驱力。在数学教学中,情感随着认识过程从觉察某种现象并愿意做出注意→做出需求的反应→对行为的满意欣赏→形成个性、人生观;与知识的识记、理解掌握、应用是紧密平行交叠着发展,共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
摘 要: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减少学生的疾病发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根据终身体育的内涵,重点分析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从而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达到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学;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策略  一、终身体育的内涵  终身体育,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终身的进行体育锻炼,并接受
摘 要:音乐是对世界认知的方式之一,它能够使人们产生情感共鸣。而音乐的多样性、自由性也使音乐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本文分析了小学音乐教育中情景模拟教学的方法,针对加强情景模拟教学的问题与防范措施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情景模拟教学;思考  音乐教学方法大体有歌唱、乐器、创作、律动、欣赏等基本技能方面的教学方法,而小学主要接触的是歌唱及音乐基础知识等方面的教学。歌唱教学方法在小学阶段多
摘 要:自主评价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评价方式之一,自主评价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评价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在评价过程中学生通过判断他人或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能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自主评价还可以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和相互协调、合作能力,有利于学生各种潜能的发挥。  关键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突破口。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清楚认识到语感教学的重要性,积极的采取有效策略,全方位的去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感培养谈几点浅见。  一、语感的概述以及教学意义分析  所谓的语感,指的就是对语言文字直接的感悟能力,它是评价学生语言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