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项基金是整合社会资源,推动社会大众参与慈善捐赠,培养捐赠意识的一种重要方式。近年来,一些基金会盲目追求专项基金数量的增长,忽视了事后监管,导致社会公众捐赠热情下降,损害了捐赠人的利益。2015年我国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基金会应发挥对专项基金的监督管理作用。随着我国基金会数量的逐渐增加,近年来,专项基金数量也在大幅增加,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下设的“免费午餐”专项基金,共获得捐赠收入4.6亿,专项基金吸引到的捐赠收入不容低估。但专项基金如何影响捐赠收入,如何获得较高的捐赠收入显得极为重要。本研究主要探讨公益支出类型与捐赠收入的关系,对于专项基金的设立和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首先对专项基金、公益支出类型、捐赠收入做出概念界定,采用马斯洛需求理论和市场营销理论进行理论分析,对国内外现状进行文献回顾,从专项基金研究现状、捐赠收入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相关文献做出综述,推导出研究假设。接着对基金会和专项基金发展现状做出回顾和分析。实证研究中,捐赠收入为被解释变量,公益支出类型为解释变量,其他变量作为控制变量,以253个专项基金为研究样本,选用Stata15.0进行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以及交互作用分析,来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专项基金公益支出类型即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与捐赠收入显著正相关,二者对于捐赠收入起着正向促进作用。不同于社会公众对于传统捐赠对象和领域的看法,设立创新性的专项基金,也能够取得高的捐赠收入。因而提出相关建议:完善专项基金相关法律制度;开发专项基金新的服务领域;增加对弱势群体的公益投入;改进专项基金的营销策略;提高基金会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