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文本中正确地切分出词语单元对于词汇识别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中文文本的词与词之间没有空格,读者在将句子切分成词时有很大的分歧。本研究假设读者是根据词在大脑中的表征即心理词来对词进行切分的。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这一问题。
实验1考察了年级在中文词切分上的效应。材料是从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中选取的63个句子,每个句子包含一个短语的子类型作为目标区域。被试是从小学三年级到大学生共5个年级的学生。研究结果表明:
(1)词切分的差异数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增加。当以词典的词作为切分词的标准时,5个年级词切分的差异比例均超过50%。
(2)心理词的长度(心理词包含的汉字个数)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增加。
(3)读者倾向于将多个词切分为一个词,而很少将一个词切分为多个词。
(4)将目标短语切分为一个词的数量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增加,将目标短语正确切分为词的数量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减少。
实验2使用eyelink-II型眼动仪探讨了心理词是否比词汇词更容易被加工以及心理词是否是汉语阅读的基本信息单元。研究选取32名大学生作为被试,使用阴影对目标词进行控制,设置了四种条件的句子:正常条件、词汇词条件、心理词条件和非词条件。结果表明:
(1)心理词比词汇词、非词更容易加工。
(2)与正常条件相比,词汇词条件和非词条件都会对阅读产生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