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新民主主义经济实践与理论创新的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joyjoy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紧密结合取得最辉煌成就和最丰硕成果的伟大历史时期之一。完成于这一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相结合提出的第一个建设性的经济理论。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经济落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的思想,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找到了一条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进步性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从而避免资本主义模式的新式社会经济变革道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国情认识的逐步深化,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经历了从萌芽到初步发展直至相对成熟的过程,在延安时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不仅实现了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并且切实和成功地指导了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实践,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本文以延安时期为重要的时代背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新民主主义经济进行了较为系统而全面的考察,并对其历史命运予以深刻的反思。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首先从历史纵深的维度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和形成的特殊时代背景和它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经济形态是中国社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在经济上的集中反映,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作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肩负起了改变中国经济落后状况的历史使命。在不断分析和认识国情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萌芽。随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他们开始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实践的探索,形成了初步的经济思想,为延安时期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成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面对延安时期极端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民主建国理论,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也在此背景下得以完整阐释并发展至理论高峰,而不断巩固和扩大的根据地既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也为实践提供了现实的基础。第二章着眼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实践层面,全面考察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雏形——陕甘宁边区等革命根据地为实践基础,所进行的经济建设及取得的显著成效。抗战初期在国共合作的特殊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通过局部执政的方式在所建立的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独立自主的经济建设,制定和实施了符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减租减息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剥削,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动员起了广泛的社会力量。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继续对土地政策予以调整,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耕者有其田”的新民主主义土地政策得以确立。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也随着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得到了广大发展,在大生产运动的推动下,公营经济由弱渐强,由单一发展到全方位展开,在新民主主义经济体系中显示出其特殊的领导作用,成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主导和调控力量。以统一战线为指导,在民办公助的发展原则下,合作社经济得到新的发展,不仅形式多样,而且遍及各行业,成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重要力量。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新民主主义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一系列鼓励以及奖励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原则确立下来,不仅得到切实地实施,而且在整个延安时期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极大地促进了根据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内外条件都极为恶劣的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不仅成功的领导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实践,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孕育成熟提供了深厚土壤,而且与国民党统治下的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终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成为中国共产党最终赢得全国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第三章重点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在延安时期的发展成熟及其理论创新。延安时期日益成熟的中国共产党以所领导的广大根据地的经济实践为基础,进行了卓越的理论创新,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由斗争策略、经济政策到较为全面系统的经济理论质的飞跃,最终形成了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的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包括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形态理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构成与运行)理论和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理论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国情依据,明确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性质、构成和运行方式等一系列问题,而且指明了其向社会主义经济形态转变的发展前途。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落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的理论,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突破和创新,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找到了一条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进步性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而避免资本主义模式的新式社会经济变革道路。第四章则通过对于延安时期之后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转变和实践终结的历史过程的分析和反思,结合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理论的相互关系,探讨其留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转变与延安时期的结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动关系,在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这一理论逐步被放弃,进而导致了实践的终结,使得新民主主义历史时期所着力解决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目标未能实现。改革开放背景下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理论重新认识中国国情,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思想精髓,而且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在许多方面实现了对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和超越。通过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历史命运的深刻反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
其他文献
摘 要:“煤化学”是煤炭加工与利用、矿物加工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略显枯燥。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信息化教学方法可以利用文字、图像、色彩、声音、音乐等对学生进行多样化刺激和诱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知识点,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煤化学”的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良好地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简单介绍了传统“煤化学
城市中日渐兴起的商业步行街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是反映城市生活的“走廊”。随着生活方式、消费水平的改变,历史上形成的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单纯的购物功能下降,而其
高校实验室在进行日常科研实验过程中,部分药剂会挥发进入大气环境,造成废气污染。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推进,高校实验室的废气污染问题逐渐受到关注。目前,国内不同地
中国传统文化从古至今一直对我们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体现就在于传统文化,所以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的使命。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还要充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世界各国都对其越来越重视。商标权作为知识产权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也理应得到全面的法律保护。在不同的法律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