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生保温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型承重混凝土,以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将再生混凝土资源循环利用与建筑节能相结合,不仅实现了混凝土的循环利用,而且保证了保温与结构系统同寿命,降低了再生混凝土的造价。在赋予再生混凝土新功能,并显著提高再生混凝土性价比的同时,突破了再生混凝土的推广应用,为再生混凝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一条新的出路。本文通过结合再生混凝土技术与玻化微珠保温承重混凝土技术,首次创造性地提出再生保温承重混凝土的概念,将玻化微珠骨料、再生骨料、纳米矿物共同应用于混凝土中,从系统科学的方法与原理出发,以C30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为基准配合比,考虑将再生粗骨料替换天然骨料0%、30%、50%、70%、100%进行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及本构关系试验。具体工作如下:(1)再生保温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进行了不同再生骨料掺量下再生保温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压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了解其破坏过程及形态,分析再生骨料掺量对各强度的影响,揭示再生骨料掺量对再生保温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回归确定各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将普通混凝土、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各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对比。(2)再生保温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进行了不同再生骨料掺量下再生保温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关系试验,观察了不同再生骨料掺量下再生保温混凝土破坏过程及形态,确定应力—应变全曲线,分析其曲线特征,最后利用Matlab对再生保温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全曲线进行拟合,求的相关参数,得出全曲线表达式。(3)再生保温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分析研究了不同再生骨料掺量下再生保温混凝土弹性模量与泊松比、峰值应变与极限应变、压缩应变密度及脆性指数与再生骨料掺量的关系,并分析不同再生骨料掺量下其应力—应变全曲线的差别,最后将再生保温混凝土、保温混凝土、普通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全曲线进行对比。通过试验及后期数据处理和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再生保温混凝土试块的破坏属于“强(砂浆)”包“弱(再生骨料)”模型,破坏主要是再生骨料剪切破坏及骨料与砂浆界面的黏结破坏,且再生骨料掺量越大剪切破坏体现的越为明显;再生骨料掺量增加,各强度值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但当掺量为0%~50%时强度下降趋势明显,超过50%后强度趋于稳定,当掺量为50%时,28d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较基准混凝土分别降低8.8%、9.4%、8.8%、3.1%。(2)再生保温混凝土棱柱体试件在单轴受压下的破坏形态为斜剪破坏。破坏时裂纹从两端向中间扩展,逐渐形成斜裂纹,并迅速贯通整个截面,其试件破坏主斜裂缝的倾角为60°~73°,且再生骨料掺量增加,倾角增大,表明再生保温混凝土材质较脆,塑性变形较差。(3)不同再生骨料掺量下再生保温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对比表明随着再生骨料掺量增加,再生保温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全曲线上升段曲线斜率逐渐减小,峰值点下降和右移,这表明混凝土弹性模量降低;下降段曲线逐渐陡峭,极限应变减小,表明混凝土耗能能力减弱,脆性增大。(4)不同掺量的再生保温混凝土,峰值应变介于1.5×10-3~2.3×10-3之间,极限应变介于3.0×10-3~3.5×10-3之间,弹性模量介于2.69~3.32×104N/mm2之间。再生骨料掺量增加,再生保温混凝土弹性模量、极限应变呈下降趋势,峰值应变及脆性指数B呈增长趋势,泊松比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