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行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996年,我国钢铁产量超过日本达到一亿多吨,成为世界钢铁产量最多的国家,2013年,我国钢铁产量达到7.9亿吨,占世界钢铁总产量接近一半。辉煌的数字背后掩藏着的是我国钢铁行业内部严重的问题。 本文通过与世界钢铁行业发展的对比和对当前钢铁行业成本分析,总结出我国当前钢铁行业的现状,主要有: 1.我国钢铁产能过剩。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势头与世界不同步,由于产能过剩,当前世界钢铁行业除少数国家外大部分都在不增产甚至减产,而我国作为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多,产能过剩最严重的国家,还一直在增产,从而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重,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2.我国钢铁行业的产业布局不合理。当前世界钢铁行业的趋势是资源整合,而我国却还一直在新建钢厂,使我国钢铁行业布局愈加分散,产业集中度过低,进而导致内部纷争不断,国际竞争力减弱。 3.我国钢铁工艺相对落后。当前世界上主流生产工艺为节能环保的短流程炼钢法,但我国钢企工艺大部分为高耗能、高污染、高原料的长流程炼钢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钢铁成本的上升,进而影响钢铁企业盈利能力。 4.进口铁矿石依赖性太强。钢铁产业布局分散,造成在铁矿石的国际贸易中话语权不足;生产工艺落后,造成盈利能力不足以抵消铁矿石的涨价;钢铁产能过剩,造成铁矿石供不应求局面。国产铁矿石产量与进口铁矿石毫无优势可言,这一切都是导致进口铁矿石强势的原因。 面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借鉴日本钢铁行业的经验,得出中国钢铁行业要想走出困局,首先是政府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从而优化钢铁产业布局,缓解钢铁市场供求矛盾。钢铁企业则应该努力谋求建立产业布局合理、生产工艺先进、资源配置优化的现代型先进钢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