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行业现状与发展方向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de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铁行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996年,我国钢铁产量超过日本达到一亿多吨,成为世界钢铁产量最多的国家,2013年,我国钢铁产量达到7.9亿吨,占世界钢铁总产量接近一半。辉煌的数字背后掩藏着的是我国钢铁行业内部严重的问题。  本文通过与世界钢铁行业发展的对比和对当前钢铁行业成本分析,总结出我国当前钢铁行业的现状,主要有:  1.我国钢铁产能过剩。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势头与世界不同步,由于产能过剩,当前世界钢铁行业除少数国家外大部分都在不增产甚至减产,而我国作为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多,产能过剩最严重的国家,还一直在增产,从而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重,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2.我国钢铁行业的产业布局不合理。当前世界钢铁行业的趋势是资源整合,而我国却还一直在新建钢厂,使我国钢铁行业布局愈加分散,产业集中度过低,进而导致内部纷争不断,国际竞争力减弱。  3.我国钢铁工艺相对落后。当前世界上主流生产工艺为节能环保的短流程炼钢法,但我国钢企工艺大部分为高耗能、高污染、高原料的长流程炼钢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钢铁成本的上升,进而影响钢铁企业盈利能力。  4.进口铁矿石依赖性太强。钢铁产业布局分散,造成在铁矿石的国际贸易中话语权不足;生产工艺落后,造成盈利能力不足以抵消铁矿石的涨价;钢铁产能过剩,造成铁矿石供不应求局面。国产铁矿石产量与进口铁矿石毫无优势可言,这一切都是导致进口铁矿石强势的原因。  面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借鉴日本钢铁行业的经验,得出中国钢铁行业要想走出困局,首先是政府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从而优化钢铁产业布局,缓解钢铁市场供求矛盾。钢铁企业则应该努力谋求建立产业布局合理、生产工艺先进、资源配置优化的现代型先进钢铁企业。
其他文献
自金融领域诞生以来波动性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市场中特别是金融领域内波动无时不在,股票价格、期货价格、期权价格等金融资产都处于或大或小的波动之中。这就使得波动性的研究成为必要,除了常规的市场风险影响着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性风险本身对于资产价格的影响到底如何?市场对于波动率风险提供了怎样的报酬?这都值得我们去一探究竟。经典的Black-Scholes模型、CAPM模型都用几何布朗运动(GBM)来
融资融券制度是证券市场上重要的信用交易制度之一。融资融券交易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买空卖空渠道,使更多的市场信息能有效地被反映出来,通过改变股票供求弹性来实现股票供求关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伴随着世界生产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和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的不断深入,中国中间品进口的规模和种类双双实现快速增长,对中国整个实体经济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当前,中国中间品进口规模与生产率增长在地区间存在巨大的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力,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则发生了普遍“塌陷”。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高效持续发展所追求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因此研究中间品进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重要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