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穿刺成败的关键是穿刺针能否准确地经椎弓根到达椎体。因此在X线透视下经皮确定穿刺针正确的进针点及方向极为重要。目前文献中报道的许多穿刺的方法中穿刺点及穿刺角度不固定,对穿刺针是否穿破椎弓根内侧壁这一并发症报道较少,为此,我们对经皮椎弓根进针点及方向进行了解剖和影像学的研究,从而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穿刺点及穿刺角度。方法:1.研究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时X透视下的最佳进针点:在胸、腰椎骨格标本(T6~L5)上进行解剖研究寻找椎弓根中轴线通往椎体后方的解剖位置,这解剖位置就是行经皮椎体成形穿刺针的最佳进针点;将这解剖位置用微型螺钉固定予以进行X线透视,分析最佳进针点在X透视下与椎弓根显影的位置关系,从而寻找X透视下的最佳进针点。2.研究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时最佳进针角度:对成人胸、腰椎骨格标本(T6~L5)用尸体解剖和CT扫描方两种方法测得椎弓根中轴线和椎体失状线的夹角的平均值。将实验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l3.0分析,从而寻找经皮椎体成形术时最佳进针角度。3.对实验进行分组:把传统的穿刺方法设为对照组,把从方法1、2中结果得到的最佳穿刺点和穿刺角度设定为改良的穿刺方法,并把改良的穿刺方法设定为实验组。两种方法进行经皮椎体穿刺实验,统计两组方法穿刺针穿破椎弓根内侧壁的概率,将实验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l3.0及Excel7.0处理分析。结果:1.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时X透视透视下最佳进针点:左侧椎弓根投影9点区域,右侧椎弓根投影3点区域。2.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时最佳进针角度:腰椎L1~L4为5°~10°之间,L4为15°左右,而L5一般为20°~25°,胸椎T6~T12为5°左右。3.穿刺针穿破椎弓根内侧壁的概率:实验组为3.17‰,对照组12.07‰,经统计学分析概率差别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证明实验组改良的穿刺方法穿刺针穿破椎弓根内侧壁的概率低,损伤神经、脊髓的概率低,该穿刺方法比较安全,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