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杆菌介导ASACC基因转化苹果的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tgf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建立了‘新红星’苹果高效再生体系和衣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并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ASACC基因转入‘新红星’苹果,获得了携带ASACC基因的苹果新种质。研究结果如下: 1.在外植体接种培养基中添加2g/L的活性炭能有效的防止外植体褐变。 2.研究了‘新红星’苹果的高效快繁体系,比较研究发现,其扩繁效果以附加BA2.0mg/L和NAA0.1 mg/L的MS和改良C17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交替培养为佳。 3.通过研究基本培养基的类型、激素种类和浓度、暗培养时间、叶片节位、叶片放置方式等因素对‘新红星’叶片再生频率的影响,发现用第2、3、4节位的叶片,在含TDZ 0.5mg/L、NAA 0.3mg/L的MS培养基上,经过21天左右的暗培养后光照培养,‘新红星’苹果叶片再生频率达90.9%。 4.通过对叶片预培养时间、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抑菌素种类和浓度、延时筛选时间、不同选择压等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建立的‘新红星’苹果遗传转化体系为:叶片黑暗预培养3天,经农杆菌侵染3分钟,在含TDZ0.5mg/L,NAA0.3mg/L的MS培养基上黑暗共培养3天,然后加250mg/L Cef黑暗维持培养3天,再进行Km12.5mg/L的选择压黑暗培养至抗性愈伤出现;转为光照条件1-2次的继代筛选,获得抗性芽后,进行扩繁。 5.实验获得了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新红星’转化植株,PCR扩增和PCR-Southern杂交等检测结果证实,ASACC基因已整合到‘新红星’转化植株的基因组中。此外,本实验还获得了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嘎拉’苹果转化植株,该抗性植株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为阳性,待进一步检测。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普通橄榄长营与清橄榄清榄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果实发育过程中氨基酸含量,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得出差异氨基酸,研究差异氨基酸相关酶活性,
气孔运动即气孔的开放与关闭,它主要是通过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调节着CO2和02的交换,也就是控制着光合作用的效率,同时通过水分散失也控制着蒸腾作用,并且影响着与蒸腾作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