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528330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绝大部分位于生态环境脆弱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由于区位、交通、历史原因、自然生态等不利因素的制约,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发展不均衡显著,其生态、经济现状己经给本地区乃至全国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我国首次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战略规划,这种以开发适宜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开发潜力为衡量指标的主体功能区划分,致使我国民族地区大部分都处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领域范畴,因此,我国民族地区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就处于一个非常重要和敏感的区域。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两种类型区的主体功能都受到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资源环境的限制,这就限定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方向,必然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低碳之路。于是,在第一、第二产业不济的情况下,作为第三产业中具有发展潜力和资源优势的旅游业就成为民族地区摆脱困境,尽快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最佳产业选择,更是国家战略方针在民族地区的重要体现。  鉴于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依次对其进行主体功能区和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相关性分析、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必要性分析、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以及主体功能区视角下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策略分析,以期对国家主体功能区划背景下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做出决策。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财务机器人等新型互联网技术不断推动企业财务数据处理方式发生变革,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未来发展需要,加快财务变革
医疗器械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对技术依赖性强,且产品更新快,随着全球尤其是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速,以医疗器械为代表的医疗健康领域是公认的“朝阳产业”。近年来,经济
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新常态环境下,企业以往的劳动力、生产资料成本优势在逐渐减弱,企业不得不进行发展战略的调整与升级,人才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量,因而企业对人才的依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