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指令对不同空间方向STEARC效应编码的影响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ao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研究提出心理时间线(mental time line,简称MTL),是指时间具有空间特性,可以在不同方向上进行空间表征。Ishihara等(2008)把时间和空间建立的这种联结关系称为空间-时间反应联合编码(spatial–temporal association of response codes,STEARC)效应,认为在人的大脑中存在一条类似心理数字线的心理时间线。不同方向的空间-时间反应编码联结(STEARC)效应的编码机制是以言语-空间编码还是视觉空间编码为主。根据心理时间线的激活机制的理论争议以及STEARC效应的两种理论解释,即概念隐喻理论认为视觉空间编码占主导,极性对应理论则认为是言语-空间编码占优势地位。那么与之对应的不同方向STEARC效应存在什么样的编码特点。因此,本研究根据Gevers等(2010)的实验范式设计了4个实验,通过言语和空间两种任务指令条件,探讨水平、垂直方向STEARC效应编码机制的差异以及相对优势,进一步证明不同方向的STEARC效应的理论基础。4个实验均采用2(时间单词时态:过去,未来)×2(言语一致性:言语一致,言语不一致)×2(物理一致性:物理一致,物理不一致)的被试内实验设计。
  (1)实验1和实验2目的是探究在言语指令、空间指令条件下,水平方向STEARC效应的编码方式,结果发现水平方向STEARC效应主要是以言语-空间编码机制为主。
  (2)实验3和实验4目的主要是对垂直方向STEARC效应在言语指令、空间指令条件下的编码方式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垂直方向STEARC效应的视觉空间编码机制会更有优势。
  研究结果说明,水平方向STEARC效应主要以言语-空间编码为主,证实了人类的概念系统与感觉运动系统是相互独立存在的,激活各种不同的概念都是对抽象符号进行操纵的过程,并且感觉运动系统不会参与到这个过程。因此,概念上的言语编码是水平方向STEARC效应的主要形式。垂直方向的STEARC效应存在言语-空间编码和视觉空间编码机制,但是视觉空间编码占主要优势。这说明时间等抽象概念是用具体的空间方向来进行表示,与空间经验有关的感知运动系统负责加工时间等抽象领域的信息,因此,视觉空间编码是STEARC效应的主要形式。
其他文献
传统决策理论认为人是完全理性的,强调个体基于价值最大化原则(principle of value maximizing,VM)做决策,提出“基于价的选择”(value-based choice)模型。李纾等于2012年提出基于“值”的选择模型(worth-based choice model),用来描述个体在决策过程中违背价值最大化原则的现象——接受当下利益的损失。该模型认为个体在进行决策时会生成
学位
道德判断是个体对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或事件赋予道德价值的活动。社会直觉模型认为人们在面对道德情境时凭借直觉反应就可做出判断。而道德判断双加工模型认为人们面对道德情境时可能做出道义判断(不能伤害一个无辜个体的性命)或功利判断(避免伤害更多人),其中道义判断依赖于个体情绪的直觉加工反应,而功利判断依赖于个体认知的控制加工反应。那么控制加工是否参与道德判断呢?如果直觉加工和控制加工都参与道德判断,两者是平行
学位
人们不管有钱没钱,都可能有钱不够用的感觉,这种主观上对自己在经济方面处在匮乏状态的体验就是贫穷感。金钱稀缺是贫穷的重要表现,贫穷感很可能会影响大学生对金钱的态度,而他们的冲动性购买行为又很可能会受他们对金钱的态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频繁的冲动性购买行为不仅会打破个体的存钱计划甚至带来经济问题,还会带来消极的情绪体验。为了探索贫穷感跟冲动性购买行为关系中金钱态度的作用,设计以下三个研究。  研究一,通
学位
积极互惠行为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十分常见的现象,人们会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去回报他人的善意行为,这样的行为倾向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这种积极互惠行为是自动、直觉的反应,还是个体自我控制后的结果?即不同加工方式对积极互惠的影响有何差异,目前研究尚少。于此同时,既往研究表明个体会根据情境的不同而调整自己的决策,个体决策过程中互动对象的信任及所处决策情境都是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不同信任水平与情
词汇识别是阅读的基础,词频和词长是词汇识别的重要影响因素。无论是外文还是中文阅读中研究者们都发现了显著的词频效应和词长效应。走神是影响阅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走神状态下阅读的词频效应和词长效应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国外学者已经对拼音文字阅读中走神的词频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但还缺乏对走神状态下的词长效应的研究。与拼音文字相比,汉语有自身的独特性,词汇长度也是重要的词汇视觉特征。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通过
学位
当今社会,信息获取和传播的方式因互联网的出现而发生了巨大变革,每个人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发布者。然而,信息获得和发布的便利性也会对信息的真实性产生影响,由于降低了传统媒体的审查机制,网络错误信息层出不穷。反转新闻(Reverse News)作为错误信息的一个类型,其首发大部分为负性新闻(如,“我的右肾去哪了”,“蒋劲夫家暴女友”),在曝光后引起大量关注,但随着后续报道的跟进,人们却发现事实真相与
学位
欺骗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心理学研究者认为欺骗是一种有意误导他人的行为,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包含了与欺骗准备、欺骗执行、结果反馈三个过程。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采用被动欺骗范式(被试按指示做出欺骗反应)探讨欺骗执行阶段抑制真话的认知神经机制,该范式缺乏主动性和互动性,生态效度不高。  本学位论文为探究互动情景中主动欺骗过程的神经机制,以博弈论为基础创造
学位
随着文化间交流的日益频繁和加深,学习和内化了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的多元文化个体也日益增长。文化框架转换理论提出,多元文化个体会根据自己所处的文化情境转换自己的文化框架,以适应当前环境。基于此有学者提出了自我构念动态性,即个体在内化多种文化体系后,根据其所处环境中的文化线索,表现出更符合当前文化环境的自我构念类型及相应的行为表现。而以往对自我构念动态性的研究主要以东西方双文化群体和北方双文化民族群体为
学位
时间知觉是指对客观事物发生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是时间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时序知觉是早期的知觉加工和晚期的决策加工等多个阶段相互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对时序知觉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加工取向,知觉组织是影响时序知觉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用时序判断任务的研究显示,知觉组织对序列性时序知觉有损害作用。而且有ERP研究显示,知觉组织对时序知觉的影响可能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
学位
择偶问题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备受社会各界群众、研究者和有关部门的关注,而大学生作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人才和后备力量,他们的长期择偶标准不但影响其个人的择偶行为,和未来的婚姻状况,还会对整个社会的婚姻家庭走向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探讨大学生的长期择偶标准及其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的研究一,首先对前人所发现的大学生主观社会地位(Subjective social status,SSS)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