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业经营模式几经变化。西方金融业经营模式从总的趋势上经历了混业、分业、再混业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银行业并购浪潮,使得全球银行业不断向大型化、国际化和全能化方向发展,新世纪混业经营已成为世界金融业的主导潮流。我国金融业面临这样的趋势应何去何从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研究课题。
我国的国内经济环境决定了我国的金融业有必要在一定时期内实行分业经营,而我国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决定了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不发达、金融监管能力不足、金融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原因,又不能马上实行混业经营,而只能逐步向混业经营转变。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状况下如何逐步推进我国的金融业混业经营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系统性地介绍了金融混业和分业制度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界定了文章分析的理论起点,并采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利弊。第二章介绍了主要发达国家金融业经营模式变迁的历史,并分析了这种变迁的动因,同时还提出了这种变迁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三章在回顾了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变迁历史,为混业经营趋势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第四章通过对分业经营模式的评价,提出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第五章作为政策建议,提出了我国由分业经营逐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推进步骤,同时分析了制约我国混业经营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通过分析,最后概括了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混业经营应该是我国金融业的未来选择,但就现阶段而言,应当在维持分业经营格局的基础上,加快金融改革和整顿的步伐,适当允许通过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进行混业经营的试演,逐步转变经营机制,为最终实现混业经营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