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引咎辞职制度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ju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首次将“引咎辞职”纳入其中,使领导干部的引咎辞职行为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这种制度安排能很好地丰富公务员的管理内容,畅通公务员的退出道路,从某种程度上改变我国公务员“能上不能下”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无为而治”局面,增强政府公务员的责任感,有效地填补有过错的、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承担法律责任与不承担法律责任之间的空白,完善公务员的责任追究机制,促进我国的政治文明进程和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对民意的回应性,为政府树立起“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良好形象,促使对公务员问责由过去的“风暴”行动向制度化、法治化方向迈进。 引咎辞职是“有咎”的领导干部主动承担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他们自责、自咎的一种行为。但引咎辞职制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其效果却与制度设计的初衷相差甚远、不尽如人意,甚至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工作阻力,出现有咎不辞、执行不严、流于形式等现象。一部分“有咎”的领导干部利用对引咎辞职制度的故意歪曲和变相执行,使之成为其逃避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保护伞,严重影响了引咎辞职制度的效力,进而影响到《公务员法》的严肃性、权威性、公正性,损害了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因此,必须全面完善引咎辞职制度,构建切实可行的问责体系,切实发挥引咎辞职制度的功效,以加强和完善对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管理。本文在分析目前中国实行引咎辞职制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相应原因的基础上,从制度和伦理两个角度入手,坚持他律与自律的结合,提出了完善引咎辞职制度的策略选择。在外部,依靠健全和完善的制度安排来保障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有咎必辞”;而伦理道德和政治文化建设则可以从内心深处激发他们“有咎要辞”的动力。 论文正文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引咎辞职的基本内涵,从责任的视角对领导者所承担的责任进行了分析,从而为研究领导者引咎辞职行为所承担的责任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引咎辞职制度对中国现行体制和制度的重要影响,概括了实施引咎辞职制度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引咎辞职制度在实施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原因,为完善引咎辞职制度提供依据。 第四部分针对引咎辞职制度推行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制度层面与伦理层面两个角度,探讨了完善引咎辞职制度的策略选择。对完善引咎辞职制度的思考是本文的重点和目的所在,管中窥豹,希为我国公务员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新型农村社区是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为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和资源共享,而在农村营造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自2009年大力推广至今,新型农村社区在整合公共服务资源,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新型农村社区模式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严重失衡,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质量低下、结构失衡
在人口老龄化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在日益增加,一系列的养老问题随之而出,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和谐的发展,怎样解决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在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农村“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现象更为明显,如何根据农村地区的发展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有限的社会养老服务资源,针对农村地区的特点,构建一个适合农村地区的老年人的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安全网,发挥着必不可少的兜底作用。河南省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6年开始实施,标准不断提高,截止2018年6月底,全国平均城市低保标准为563元/人/月,较上年同期增长了7.5%,共保障了1224万城市低保人员的基本生活[1]。城市低保虽然保障了这些贫困人员的基本生活,但并不能帮助他们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实现自身的发展。调查发现,拥有完全或部分劳动能力的低保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家庭结构逐渐的转变,从而衍生出一个特殊群体——“空巢老人”。而老年人的养老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从而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现实冲击,仅依靠子女养老的方式已不再适合现今社会的发展。如何满足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选择何种养老模式来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进步,有利于社区建设的进步和完善,有助
学位
随着我国老龄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留守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家庭照护者的数量却在不断减少,导致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农村社区的养老功能尤其是照护功能未开发完善的情况下,机构照护作为多元化照护供给体系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十二五”期间,农村民办养老机构建立与发展起来,但由于我国长期照护体系尚未完善,农村民办养老机构在失能老人的照护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以河南省B县的5家农村
学位
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到来,我国在2016年提出了健康扶贫的新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旨在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健康不仅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基础,更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标志。如果没有全民健康,全面小康就会很难实现,国家富强也会受到阻碍,因此,健康是人乃至国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子。健康扶贫作为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一部分,在国家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实施健康扶贫,攻克“因病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