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农村社区是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为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和资源共享,而在农村营造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自2009年大力推广至今,新型农村社区在整合公共服务资源,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新型农村社区模式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严重失衡,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质量低下、结构失衡,严重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因此,提高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扩大有效供给,切实满足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是目前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主体急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公共物品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为理论基础,介绍了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特征和属性,并对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同时,本文通过对临沂市的实地调研分析发现,由于供给主体多元化合作机制尚未形成,政府主导作用没有有效发挥,公共服务供给缺乏保障,政民沟通平台缺失,导致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存在供给主体单一,政府发展理念落后,资金筹集困难和政民缺乏有效沟通四方面问题。在借鉴国内外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经验的基础上,文章从塑造公共服务供给理念,构建由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供给主体,创新新型农村社区公共的服务供给机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对策,以优化农村公共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差距。
本文以公共物品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为理论基础,介绍了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特征和属性,并对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同时,本文通过对临沂市的实地调研分析发现,由于供给主体多元化合作机制尚未形成,政府主导作用没有有效发挥,公共服务供给缺乏保障,政民沟通平台缺失,导致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存在供给主体单一,政府发展理念落后,资金筹集困难和政民缺乏有效沟通四方面问题。在借鉴国内外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经验的基础上,文章从塑造公共服务供给理念,构建由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供给主体,创新新型农村社区公共的服务供给机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对策,以优化农村公共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