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城市群可达性与经济联系网络复杂格局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sm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大背景下,城市群对人口和资本的吸引力持续增强,经济主体逐渐集聚在大城市群地区,成渝城市群作为中西部代表城市群,在国家支持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双重驱动下,城市群内部城市间人口、资金、信息等交流日渐频繁。运用现代工具对城市间交通可达性水平、经济联系强度及其所形成的网络空间结构和时空演变方向的研究,能够从现状角度看到目前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路径及存在的问题,对城市群未来空间规划方向以及优化调整投资结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进而推动成渝城市群持续发展。论文从城市群和城市空间网络相关理论出发,以成渝城市群14+2个地级市和核心城市为研究单元,从节点和节点联系的空间分布、层级结构、网络结构特征三方面,站在时空角度分析成渝城市群2009-2018年可达性与经济联系网络的空间格局及复杂性特征。论文运用修正后的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模型、城市流强度模型测度内部城市间的可达性水平及经济联系强度,采用Arc GIS10.3网络分析工具、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其空间格局和网络结构特征并进行可视化呈现;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衡量可达性与经济联系网络的协调发展程度;最后,从不同方面总结成渝城市群现状空间网络结构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论文从网络空间分布、网络层级结构、网络复杂特性三方面分析成渝城市群可达性网络、经济联系网络及二者网络协调度,研究发现:(1)十年间,可达性网络空间分布逐渐呈现出“中部密集边缘稀疏”的现象,并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网络层级提升显著,但层级结构划分更为分散;网络复杂性分析,top1、5网络呈现出无标度特性,节点度分布集中,top5、10网络呈现出小世界特性,整体集聚程度较高、最短路径长度短,子群划分受地缘关系影响;(2)十年间,经济联系网络空间分布发展为以成渝为中心呈强放射状,地级市间弱连接的状态;层级结构划分极化趋势增强,成渝中心地位愈加凸显;网络复杂性分析,top1网络呈现出无标度特性,随着连边增多,top5、10网络显现强经济城市优选的特征,且表现出小世界特性。(3)二者网络协调度空间分布不均,呈“一轴多射”状空间形态,多数城市间可达性水平与经济联系强度处于失调状态,且大部分城市间交通网络建设高于城市间经济交流需求或经济交流合作呈现出滞后现象。通过以上分析,总结出成渝城市群整体实力欠缺、轨道交通建设不足、经济交流合作分异、协调发展程度有待提高等阻碍城市群快速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加强城际联系铁路网建设、增强中心城市成都和重庆的带动辐射作用、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扩大交通可达性对经济联系影响的转化等方法,激发成渝城市群发展活力、推动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空间优化对策。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社区用户对数据交换的需求急剧增长,网络数据共享的方式也逐渐多样化。基于FTP和HTTP协议的中心化文件下载服务器为社区用户提供了高密度的信息,但是独立服务器的运营成本高,且社区运营者的个人决策行为会给社区共享网络带来不确定的风险。商业网盘凭借其跨平台、高质量的文件管理方式,为数据共享提供了额外的可选项,但是通过网盘共享的资源较为分散,导致信息密度低,增加了用户的筛选成本。
近些年来,无线通信技术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业务方面的需求也在提高,带宽宽、结构简单、功耗低以及通用化是射频前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满足通信业务的相关需求,选择合适的变频结构也是至关重要的。频谱搬移是无线通信技术的核心之一,对传统的超外差变频结构而言,其需多次的频谱搬移才能满足需求,势必导致成本、空间以及功耗的增加。在零中频变频结构中只需一次频谱搬移就可以实
时变问题在科学与工程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如信号处理、机器人控制、人脸识别、在线计算等.本文主要探讨求解时变非线性方程组的两层迭代法,具体工作如下.首先关注时变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精度问题,借助经典Newton法的思想推导出一个适用于时变非线性方程组的时变Newton法,并通过引入两层迭代思想,将经典的Newton法作为内迭代控制时变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精度,构造出两层Newton迭代算法.理论分析表明该
一般三次覆盖的分歧曲线次数为偶数且仅以尖点作为奇异点.用3可除集的概念可以对曲线与曲面的尖点进行研究,利用3可除集的概念也可以对某类一般三次覆盖进行分类.本文介绍了 3可除集的定义与有关性质,说明了 3可除集与三次循环覆盖之间的关系.推广了3可除集,提出并定义了5可除集的概念来研究曲面上A4型奇点.通过推广3-挠群与F3上的三元编码等概念,得到了 5-挠群与F5上的三元编码.构造了一个与5可除集对
本文研究了R2中有界正则区域Ω上的Emden-Fowler型方程(?)其中λ>0,A(x)=(aij(x))是一个二阶正定对称矩阵.aij(x)(i,j=1,2),b(x)是Ω上的光滑函数,并且满足条件(H):0<α≤aij(x),b(x)≤β<∞,i,j=1,2.我们考虑该方程的解的渐近行为,并且证明了方程的非极小解uλ在a(x)=(?)的临界点处爆破,同时我们还证明了,?p ∈(1,2),在W
截至2019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突破了60%,这一数字是全社会方方面面长足进步的一个缩影。然而这一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矛盾:如资源消耗和产出的不匹配、人口和土地城镇化的不协调、区域间信息的不对称等。因此,在研究城镇化问题时,除了关注城镇化率的增长外,还应重视效率问题以及效率的影响因素。随着区域间联系的日益紧密,为城镇化问题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空间分析工具的不断发展,为各区域间的异质性问题带
人工智能已经越发地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自动识别车牌,通过面部识别来进行支付操作,都已经融入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而这些识别系统的核心算法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卷积神经网络(CNN)。虽然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识别领域已经是非常成熟且应用良好的一个算法,但卷积神经网络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卷积神经网络的不可解释性,在学习过程过分强调不变性特征的学习,都是卷积神经网络无法规避的问题。胶囊网络在网络结构上
实验实现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开启了在超冷原子气体中对宏观量子效应的探索。在凝聚态物理中,由于体系中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所以准确研究粒子的动力学以及每一种相互作用的效果是很困难的。当超冷原子被装载入光晶格中时,高度的纯净性和可控性使得该体系能成为一个理想平台来进行量子模拟,包括研究晶格势中粒子的动力学和新奇的量子效应。在此基础上,通过施加自旋-轨道耦合效应,电中性的超冷原子还可以被用来模拟电磁场中带电
设图G是连通图,若删去G的至少k个顶点才使G不连通,则称图G的连通度为k.设图G是k-连通图,若删去G的任意一条边都会减小G的连通度,则称图G是极小k-连通的.极小1-连通图就是树,所以本文只研究连通度至少为2的图.我们把彼此同构的图看作是同一个图,因此本文研究的某一类图的个数指的是两两不同构的图的个数.本文确定了所有阶数不超过8的极小2-连通图、极小3-连通图、极小4-连通图,得到了相应极小2-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显著性目标检测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逐渐成为了一项很有挑战性的任务。根据任务要求,算法需要检测出图像中最显著的一个物体或者一部分区域,对图像的可解释性工作帮助很大。因此可以应用在很多图像处理任务中。显著性目标检测现阶段主要分为基于传统数学模型的显著性检测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显著性检测方法。传统算法一般较难提取到图像的深层语义特征,在复杂图像中的检测效果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