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省是我国中部大省,经济结构单一,农业发展落后,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年以来,制约着山西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便是金融供给不足。目前,山西省的农村金融供求不平衡,现有的金融机构难以满足农民对于资金的需要,在这种条件下,农村合作金融对于山西省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山西农村合作金融的主体,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和改革一直由政府主导,自身存诸多问题,如产权不清、管理落后,限制了合作性质的发挥。尤其是近些年来,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倾向明显,逐渐偏离了“合作化”道路。2006年我国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后,山西组建了新型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资金互助社,这种新型的农村合作组织和农民的关系是最密切的。然而就目前来看,这些新型的农村合作组织规模小、资金范围狭窄、管理体制混乱、缺乏相应监管,还存在很多缺陷。因此,山西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发展势在必行。本文的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了文章研究的背景,在学习和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论题。第二章首先解释了什么是农村合作金融,其次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论证了发展合作金融对于山西省必要性。第三章针对山西省的正规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目前山西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介绍了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农村合作金融方面的经验,对发展山西的农村合作金融提供借鉴。第六章,在结合了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后,对山西省农村合作金融今后进一步地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信用社的产权制度改革要因地制宜,农村资金互助社要严守合作制,通过拓宽资金渠道和完善内部治理等方式来逐步发展壮大。笔者认为,当前山西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合作金融,而合作金融的发展也必须更新观念:一方面,在山西经济水平落后的农村地区,仍然坚持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合作化产权改革,来满足这些地区的金融需求;另一方面,要大力扶持农村资金互助社,使其尽快发展壮大,为农民提供金融支持,来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还要建立农村合作保险和农村合作担保等机构,丰富山西的农村合作金融的组织形式,共同为山西的“三农”事业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