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集团多层级公司治理与资本优化配置——以中粮集团为例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guowwg32691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央实施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方针的重大战略。2014年7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在所监管的中央企业中开展“四项改革”试点,选择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六家央企作为第一批试点的企业,其中中粮集团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两个公司作为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试点企业。  本文结合最新国企改革实践,依据国企改革“1+N”文件体系,梳理我国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现状,探究国有企业集团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后如何进行多层级公司治理和国有资本优化配置。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企业集团如何改善多层级公司治理?其中,董事会治理结构和机制如何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如何制定与考核?国有资本如何进行资本优化配置?  本文的研究结论是:(1)企业集团多层级公司治理功能需要借助集团内双层董事会来实现,完善双层董事会治理机制和结构意义重大。(2)国有资本的授权经营体系可以分为三层,每层肩负的职能不同。通过国资监管体系放权的同时,需要建立配套的监督与风险控制体系。(3)企业集团借助产业优化重组与资源整合并配合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资本进行优化配置;在集团内部形成了双层内部资本市场,上层内部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产业领域的资本优化配置,而下层内部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是提高资金的流动性。  本文的创新性在于:(1)结合国企改革最新实践,首次以案例形式研究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的公司治理和资本配置。(2)对国有资本分层授权经营体系的模型进行了构建和明确。(3)总结了多层级内部资本市场的治理功能,并对其在资本配置方面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为国有企业集团的资本优化配置提供了理论借鉴。
其他文献
企业并购是资本扩张的重要手段,通过并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资本运营的重要功能,也是实现资本低成本扩张,形成规模效应的手段,还是市场经济中企业迅速成长的基本途径。百余年来
在现代企业理论中,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利益矛盾,而股权激励制度的产生,为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使两者之间的利益尽可能趋于一致。从20世纪80年代
我国环保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环保产业政策的日趋完善,我国环保产业已经从初期的以“三废治理”为主,发展为包括环保产品
为了从根本上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和机制,自1999年开始,政府推行了一系列举措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其中包括推动科研事业单位逐步转制为企业。从十几年的转制实践情况
目的: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1(superoxide dismutase1,SOD1)的两种突变类型G41S和G41D对小鼠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过表达人源性SOD1WT、SOD1G41S、SOD1G41D的重组腺相关病毒
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挑战。互联网的崛起使得当前正处于买方主导的市场环境,能够及时响应买方需求的企业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企业面临着来自资源和市场的双向竞争。在这种环境下,供应链管理思想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企业要想使利润最大化就需要降低成本,通过对供应链库存进行资源整合可以很好的达到这一目标的同时提高自身竞争力。对于现代企业而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