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资本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来自中国A股IPO公司的证据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cc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险资本的出现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同时风险资本的逐利性可能会使得它们在推动创业企业IPO时利用盈余管理的方法进行“造假”。因此研究风险资本的存在与否及其特征对IPO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对促进我国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实证根据。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研究风险资本及其特征的不同对创业企业IPO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  (1)通过对比前十大股东中是否存在风险资本的创业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结果表明我国的风险资本并不能显著抑制其所投资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说明风险资本并没有发挥监督认证功能。  (2)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风险辛迪加的存在能弱化风险资本的监督效应,究其原因是当风险资本与当风险辛迪加共同投资于一个公司时,由于契约的不完善以及风险辛迪加内部存在“搭便车”效应,会弱化风险资本的监督认证功能;  (3)风险资本资金来源的差异性也会影响被投资企业在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表明由于政府背景的风险资本目标的多元化,会弱化其监督认证能力,被投资企业在IPO中的盈余管理程度更高;  (4)从回归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本文的研究的第四个结论,政府背景的风险资本与风险辛迪加之间的交互作用也会弱化风险资本的监督认证能力。究其原因是风险辛迪加会弱化风险资本的监督认证效应,并且政府背景的风险资本的存在会进一步弱化这种认证监督功能。
其他文献
DMC公司一家生产天然气管道计量设备的跨国公司,在目前中国天然气工业的迅猛发展的时期,销售业绩长期处于维持状态,市场份额逐年下降。本文对其市场营销环境和现状进行了详细
康达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简称KDEP)是重庆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及装备的牵头企业,具有环保工程总承包、成套设备制造、环保项目投资及运营三大业务。其中,产品事业部是KDEP的实业基点,对整个公司的中长期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通过外部环境的PEST分析,从政治、经济、技术、社会四个方面分析其面临的种种机遇;又利用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从现有竞争者、新进入者、替代品、供应商和购买者五个方面分析
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寻租的成因。根据公共品理论,企业内部的知识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形态:私有品、准公共品与公共品,这种划分有助于揭示知识共享背后的个人利益动机。知识作为一种
2006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我的女儿扶着我又回到成都那条湫溢的小巷去了.我想到那小巷中去寻找我的爱人她的妈妈王放六十年前失落在那里的脚迹,并且循迹到深巷找寻那座破败但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