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暴露对育龄男性精液质量影响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dede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用水行为等因素对血三卤甲烷、尿卤代乙酸及精液质量的影响
  目的:评估基本人口学变量、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以及用水行为与饮用水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 , DBPs )内暴露标志物浓度[血三卤甲烷(trihalomethanes,THMs)和尿卤代乙酸(haloacetic acids,HAAs)]及精液质量参数的关联性。
  方法:2017年4月至12月,于湖北省人类精子库招募1319名捐精筛查的普通育龄男性,在捐精的过程中进行问卷调查和生物样本的重复采集。基线时采用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人口学特征、健康史、职业暴露、吸烟饮酒习惯以及日常用水行为等信息。采集基线时的全血样本用于测定4种三卤甲烷浓度[三氯甲烷(chloroform,TCM)、二氯一溴甲烷(bromodichloromethane,BDCM)、一氯二溴甲烷(dibromochloromethane,DBCM)和三溴甲烷(bromoform,TBM),后三者之和统称为溴代三卤甲烷(bromo-trihalomethanes,Br-THMs),四者之和统称为总三卤甲烷(total trihalomethanes,TTHMs)];于基线时和捐精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内重复采集尿样和精液样,分别用于测定尿卤代乙酸浓度[二氯乙酸(dichloroacetic acid,DCAA)和三氯乙酸(trichloroacetic acids,TCAA)]和精液质量参数(精液浓度、精子总数、前向运动活力和总活力)。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评估重复测定尿卤代乙酸以及精液质量参数的变异大小。采用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问卷信息特别是用水行为等因素对血三卤甲烷和尿卤代乙酸浓度以及精液质量的影响。
  结果:血三氯甲烷、血二氯一溴甲烷和尿三氯乙酸的检出率均超过80%。尿中二氯乙酸的个体内变异大(ICC<0.01),无法作为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反映稳定的内暴露水平,故在本论文中不再纳入分析。尿三氯乙酸存在中等重现性(ICC=0.56)。重复测定5519人次的精液质量参数中精液浓度、精子总数、前向运动活力和总活力呈现中等强度的重现性(0.40≤ICCs<0.7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揭示,血中4种三卤甲烷、血溴代甲烷、血总三卤甲烷和尿三氯乙酸的浓度均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此外,个体洗澡频率越高,其血三溴甲烷、溴代三卤甲烷和总三卤甲烷的浓度越高;习惯性冷水洗澡男性的血三氯甲烷浓度较习惯性热水洗澡的男性更高。尿三氯乙酸浓度与年龄、体质指数与个体月收入成正相关关联;日常生活饮用水为自来水(即水厂氯化消毒后的集中式供水)的男性其尿三氯乙酸浓度比饮用非自来水(加净化装置的过滤水或井水河水)的男性更高。季节对精液质量参数也存在显著影响,与春季相比,夏秋冬三季纳入的男性精子总数、前向运动活力和精液浓度平均水平较低;年龄和文化程度与精子总数和精液浓度呈正相关;年龄和洗澡时间与精子前向运动活力和总活力呈负相关;与从未吸烟者相比,男性现在吸烟者的精子总数较低;与从不或很少饮酒者相比,男性曾经饮酒者的精液浓度较低。
  结论:在健康育龄男性中,血三卤甲烷浓度与季节、洗澡频率和水温有关,尿三氯乙酸浓度与季节、年龄、体质指数、月收入、饮用水来源有关。精液质量参数与季节、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和洗澡时间有关。
  第二部分血三卤甲烷浓度与精液质量参数的关联分析
  目的:评估健康育龄男性血中三卤甲烷浓度与精液质量参数间的相关性。
  方法:研究对象的来源及血样、精液样的采集方法同第一部分。排除未提供血样者或血样不足以测定三卤甲烷浓度者后,共1199名育龄男性纳入本部分研究。研究对象提供了1199份血样和5213份精液样。鉴于第一部分研究发现血中三氯甲烷和二氯一溴甲烷的检出率较高(>85%),故将研究对象按三氯甲烷、二氯一溴甲烷、溴代三卤甲烷和总三卤甲烷各自的三分位数均分为低、中、高三组暴露人群。由于血中一氯二溴甲烷和三溴甲烷的检出率较低(分别为59.7%和41.8%),故将血中此两种化合物浓度低于/高于对应检出限的个体分别归为低暴露组/平分为中、高暴露组。当调整了混杂因素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提示血三卤甲烷浓度与基线精液质量参数间存在相关性,进一步采用混合线性模型揭示血三卤甲烷浓度与重复测量的精液质量参数之间的关联。
  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低暴露组相比,血三氯甲烷浓度处于高暴露组的男性其精子总数、总活力和前向运动活力分别低20.2%(95%CI:-31.6,-6.9)、4.9%(95%CI:-9.2,-0.5)和5.2%(95%CI:-9.6,-0.5);血溴代三卤甲烷处于高暴露组的男性其精子总数低17.96%(95%CI:-29.9,-4.1);血中总三卤甲烷处于高暴露组的男性其精子总数和精液浓度分别低21.3%(95%CI:-32.9,-8.0)和12.5%(95%CI:-22.0,-2.1)。混合线性模型结果发现血三氯甲烷高暴露组的男性其精子总数比低暴露组男性低了15.3%(95%CI:-24.3,-5.2)。
  结论:在健康育龄男性中,血三卤甲烷浓度与部分精液质量参数有关,特别是血中三氯甲烷浓度与精子总数呈负相关。
  第三部分尿三氯乙酸浓度与精液质量参数间的关联分析
  目的:评估健康育龄男性尿中三氯乙酸浓度与精液质量参数间的相关性。
  方法:研究对象的来源及尿样、精液样的采集方法同第一部分。排除未提供尿样者或尿样不足而无法测定三氯乙酸浓度者后,共1305名育龄男性纳入本部分研究。研究对象共提供了3367份尿样和5213份精液样。鉴于第一部分发现尿三氯乙酸检出率较高(>90%),因此将研究对象按三氯乙酸浓度的三分位数分为低、中、高三组暴露人群。调整了尿肌酐及其他混杂因素后,以尿三氯乙酸平均水平表征个体内暴露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评估尿三氯乙酸平均水平与精液质量参数平均值间得相关性,并进一步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尿三氯乙酸平均水平与重复测定的精液质量参数之间的关联。
  结果: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未发现尿三氯乙酸平均水平与精液质量参数平均水平存在显著性相关(所有P>0.05);混合线性模型分析结果发现与处于尿三氯乙酸低暴露组的男性相比,高暴露组的男性精子总数高17.3%(95%CI:3.2,33.1)。
  结论:在健康育龄男性中,尚不确定尿三氯乙酸浓度与精液质量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第四部分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暴露、氧化应激水平与精液质量参数间的关联分析
  目的:评估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内暴露水平(血三卤甲烷和尿三氯乙酸)和氧化应激以及氧化应激水平和精液质量参数间的相关性。
  方法:研究对象的来源及血样、尿样、精液样的采集方法同第一部分。排除未提供尿样、血样者或样本体积不足而无法测定血三卤甲烷和尿三氯乙酸浓度者后,共1168名育龄男性纳入本部分研究。随机抽取总人群中的104名研究对象,测定其390份重复尿样中常见的氧化应激指标,即8-羟基-2-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采用ICC评估重复测定的尿8-OHdG的变异大小;在1168名健康育龄男性中,将个体于精子发育周期内(90天)的不同阶段多次采集的重复尿样等体积混合后得到混合尿样,测定其中的8-OHdG浓度以指示机体一段时间内的氧化应激状态。调整里尿肌酐及其他混杂因素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内暴露标志物浓度与混合尿样中8-OHdG浓度之间、混合尿8-OHdG浓度与个体平均精液质量参数间的相关性。
  结果:个体尿8-OHdG在不同天间的变异较大(ICC=0.16)。校正尿肌酐与其他混杂因素以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血三溴甲烷、血总三卤甲烷和尿三氯乙酸浓度与尿8-OHdG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低暴露组相比,血溴代三卤甲烷、血总三卤甲烷和尿三氯乙酸浓度处于高暴露组的男性其尿8-OHdG浓度分别高10.7%(95%CI:2.4,19.7)、16.3%(95%CI:7.6,25.8)和10.7%(95%CI:1.8,20.2)。未发现尿8-OHdG与精液质量参数间存在任何显著性关联(所有P>0.05)。
  结论:饮用水消毒副产物暴露与氧化应激指标尿中8-OHdG浓度呈正相关,但尿8-OHdG浓度与精液质量参数之间无显著关联。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武汉市青少年早期创伤、心理弹性及抑郁症状的现况,探讨早期创伤、心理弹性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通过对NPY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分析NPY基因变异与抑郁症状的关联,并研究NPY基因多态性与早期创伤的交互作用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以及心理弹性在基因、早期创伤和抑郁关系中的作用,为青少年抑郁症状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9月至12月,对湖北省武汉市3所小学
研究背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母亲产后抑郁与儿童体重之间的关系,但仅有少数队列研究探讨产后抑郁对儿童早期BMI_Z以及超重/肥胖的影响。此外,最新研究表明,腺苷酸环化酶3(ADCY3)基因突变可导致单基因严重肥胖。然而,母亲产后抑郁与ADCY3基因位点在儿童肥胖发生间的相互关系尚不清楚。为了进一步了解母亲产后抑郁与ADCY3基因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对儿童早期肥胖的影响,本研究将分为两部分进行探
学位
目的:医学中的时间序列数据常常具有结构复杂、数据量大、维度高、非线性程度高,并含有噪声信息等特点。传统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已经很难满足这种复杂时间序列的分析和预测,而循环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方法的出现为复杂非线性、非平稳时间序列的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基于循环神经网络构建了两种新的组合预测模型,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复杂非线性、非平稳时间序列的预测精度提供方法学支持。  方法:(1)本研究结合神经网络模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类重要环境污染物。除致癌作用外,众多证据表明PAHs的长期慢性暴露还与心肺疾患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近几十年来,心肺疾病始终位居全球死亡和疾病负担前列。为识别高危人群,并进行早期防控,本研究选取肺功能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rteriosclerotic cardiova
学位
2型糖尿病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型糖尿病可引起糖尿病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眼病和糖尿病足,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死亡,对人群健康造成严重危害。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产生的巨额医疗支出给个人和全球卫生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是一类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的环境污染物,其中双酚A(Bisp
学位
双酚A(bisphenol A,BPA)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高产化工品,已广泛用于环氧树脂、聚碳酸酯、聚氨酯等高分子材料的生产。目前,BPA已在各类环境和食品介质及人群生物样本中广泛检出。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显示BPA是一种明确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ompound,EDC),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致癌性、致畸性、生殖毒性以及发育毒性等,可对胎儿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
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成年人的首位致死和致残病因,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传统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缺乏体育锻炼、吸烟和饮酒等均是促进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睡眠对包括脑卒中在内的健康结局的影响也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短的或长的睡眠时间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升高密切相关。但既往的研究大多是在欧美人群中开展且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而且关于睡眠时间和脑卒中不同亚
学位
血脂是一系列动态变化的生化指标,临床上常以血液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 )、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 T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反映机体血脂水平。随着膳食结
学位
目的:铁是人体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然而铁过量对细胞有潜在的毒性作用。孕期普遍关注贫血导致早产(preterm birth, PTB)和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 LBW)等不良出生结局的发生风险增加。研究也发现铁摄入过量或高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浓度显著增加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及不良出生结局的发生风
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小胶质细胞中TGF-β活化激酶1(Tak1)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在肥胖相关的脑血管功能紊乱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以及该通路对肥胖相关的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方法:  建立高脂食物诱导的肥胖小鼠模型,对脑内Tak1表达水平及基底动脉功能进行检测。药物抑制或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敲除Tak1,观察基底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在脑干小胶质细胞中表达组成性活性Tak1,观察基底动脉结构和功能变化。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