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全面嵌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革命重塑传播格局,尤其是以微博和微信应用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应用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形态,以个人随身“微”应用再建、重构了新型的传播生态。信息发布渠道不再为少数的政府官员、媒体工作者、社会资源及财富拥有者所把持,加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日益推进,人们的自由意识、独立意识、权利意识不断被强调和提升,人人都是信息的参与者、记录者、报道者,世界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社会经济快速、蓬勃发展的同时,埋下了许多潜在的隐患,因新媒体平台的高度发达和自由应用,无形中将社会万象全方位地展现在所有公众面前,任何一个微小的事物都如同一颗定时炸弹,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形成各种舆情危机,并且在短时间内转化形成舆论风暴,成为公共关注的舆情热点。轨道交通在南昌尚属新兴交通工具,从建设到运营,每个阶段都备受关注,故城市轨道交通舆情复杂且多变,在新媒体环境下更易形成网络舆论热点,造成比安全事件本身更为猛烈的冲击波。现下,南昌轨道交通舆情危机处置机制稍落后于当下迅猛发展的新兴媒介融合趋势下的社会舆情动态变化,不能有效化解舆情危机,甚至会严重损害轨道企业的公信力,对城市地铁建设发展造成新的阻力。面对虚拟虚构、互联开放、匿名的网络,我们能否做到“趋利避害,化危机为转机”,不仅关系到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形象,更关系到一座城市的美誉度。本文试图在我国现有新媒体环境和公众民主参与环境下,对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舆情应对模式及策略进行深入的探讨。身处新媒体大数据时代,探寻政府、企业如何应对新技术应用带来的话语主导权转变的挑战,如何运用完善机制、科技方法、联防联控等创新提升,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舆情预警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