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酸钛铋陶瓷的光学特性及其相变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anhu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铋层状多铁材料铁酸钛铋(Bi5Ti3FeO15, BTF)作为一种无铅类钙钛矿材料,其在高频、高温以及多态非易失性存储器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吸引了广泛的研究热潮。铁酸钛铋材料,类似三明治结构,通过将铁酸铋(BiFeO3)材料塞进层状类钙钛矿材料钛酸铋(Bi4Ti3O12)中,其不仅保留了铁酸铋优良的铁电、铁磁特性,另外由于铋氧层(Bi202)的存在,有效降低了泄露电流,同时极大增强了电极化方向转换的抗疲劳特性。这样的特性使其成为多态非易失性相变存储器的有力竞争者。然而目前开展的诸多工作是基于微观结构XRD表征或者以电学为主的宏观特性的规律探究等手段进行研究,对于其光谱学的研究却比较稀少。通过光学手段,获得材料的介电常数等宏观信息,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建立模型拟合得到材料的电子跃迁信息,并结合红外、拉曼声子振动,研究材料的相变机制。因此,本文通过变温椭圆偏振光谱、拉曼散射、红外反射等光学手段表征铁酸钛铋材料的相变过程,通过分析电子能量跃迁和声子振动随温度的变化,认识其相变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改变,从光学角度,证明铁酸钛铋材料颇具争议的中间相变的存在,研究其铁电和磁相变的诱导机制,为优化其多铁特性提供理论基础。一、通过变温椭圆偏振光谱和拉曼散射实验在200-873 K范围内研究铁酸钛铋陶瓷铁电斜方相至顺电立方相的相变过程,并证明颇具争议的中间相变的存在,即存在连续性铁电斜方相-铁电立方相-顺电立方相相变。通过建立标准临近点模型(SCP)从测量得到的复介电函数中获取电子跃迁能量随温度的变化,发现在200-873 K范围内存在两个异常温度点。铁电斜方相和顺电立方相之间的中间相变导致了800 K温度点的异常。590K温度点的异常是由于3 eV附近电子跃迁的消失造成。该跃迁的消失导致钛酸钛铋陶瓷在大于590 K的温度下出现导电性质。二、结合低温拉曼散射和红外反射实验测量铁酸钛铋3.6-300 K范围内晶格振动和声子模式随温度变化的趋势,研究其低温磁相变过程。通过分析红外、拉曼声子的随温度的变化,发现在85 K附近,A位原子相关的声子振动出现异常,其导致Fe-O-Fe链发生扭转,进而引起低温反铁磁到顺磁相变的发生。此外,铋层中的铋原子相关的声子振动异常,表征了铁电相关的铋原子在磁相变过程中发生了显著的位移,证明了磁相变过程中的磁序跟铁电序间的耦合。
其他文献
文章结合中星湖滨城C区24#别墅项目轻质砂浆内外组合保温系统的探索研究,介绍该保温系统的构造、技术性能和特点。经过近四年的观察,该项目质量稳定,其墙面抹灰无任何起壳、空鼓
截至今日,我国各地陆陆续续地出现许多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犯罪违规案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严重,开始引起社会的热烈讨论与广泛关注。而根据国际综合心理学协
颅内原发性恶性卵黄囊瘤一例丁彦青,刘杏元,董敬朋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510515)恶性卵黄囊瘤是一种由胚外内胚层一卵黄囊发生的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其主要发生在性腺内,原发于颅内
高等教育质量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现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QAA)建立了外部保障机制,它自1997年成立之日起对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起到了重要作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内绒毛膜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颅内绒毛膜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原发性颅内绒毛膜癌的组织学改变与发
目的:近年来,不孕症的发病率日趋增高,不仅是影响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医学问题,更是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1ization—embryo t
商业化转型将大幅度提高国开行债券融资成本。债券融资成本的提高是否超出了国开行的容忍度,直接关系到国开行转型能否成功,以及转型后的类型,战略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采
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能源产业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但能源产业普遍存在着开发成本高、利用效率过低等问题,使能源过度消耗。同时,黑龙
为了探究筒型基础静压下沉过程中筒-土之间的阻力特性,开展了3种不同口径的筒型基础在砂土中静压下的沉模型试验,测量了下沉过程中筒壁内外及筒端土压力与总的下沉阻力.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