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例化参数压缩胶囊网络的目标识别与用户属性分析方法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uto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图像和文本等数据的处理向深度学习等智能算法的方向不断深入发展,涌现出了如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生成对抗网络等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算法。近年出现的胶囊网络(Capsule Networks)作为这类智能处理算法最新研究方向的代表之一,成为了本领域的研究热点。
  胶囊网络是一种新兴的神经网络结构,该结构的特点是能够在较少数据样本时提升分类准确率。然而与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相比,它的特征神经元数量较多,导致计算效率较差。本论文通过分析胶囊网络与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的异同点,发现适用于传统神经网络的模型压缩方式无法直接用于胶囊网络。这阻碍了胶囊网络的结构往深层次堆叠的方向发展。
  本论文从胶囊网络的模型压缩处理和数据降维处理入手,将胶囊网络用于优化计算机视觉中的目标识别任务与用户画像中的属性分析任务,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针对胶囊网络的计算效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了以计算能量效率的方式来分析胶囊网络的整体结构,得出胶囊网络的能耗热区在原始胶囊层的结论。根据该结论,结合胶囊网络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基于能量效率与实例化参数的胶囊网络压缩算法IPC-CapsNet。该算法能够在保持模型分类准确率的同时压缩模型参数的规模,从而改善计算效率。
  本论文在标准数据集MNIST、Fashion-MNIST与人脸识别数据集UMIST上进行了实验,获得了以下的实验结果:在MNIST数据集上获得了模型压缩率为9.4%时top-1分类准确率为97.01%、加速率为40%的结果。在Fashion-MNIST数据集上获得了模型压缩率为6.3%时top-1分类准确率为86.31%、加速率为36%的结果。在UMIST数据集上获得了模型压缩率为6.3%时top-1分类准确率为80.21%、加速率为47%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IPC-CapsNet模型压缩算法能够在保持分类准确率的同时,获得较好的模型压缩率与计算性能加速率。
  (2)为了解决“维度灾难”引出的数据降维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K值选择的降维算法FSLLE,使用经由该降维算法处理后的样本数据集进行训练,能够提高模型的收敛性能。
  本论文将降维算法FSLLE与IPC-CapsNet算法结合,在人脸识别数据集UMIST进行了实验。与PCA、ISOMAP、LLE、LTSA、Laplacian Eigenmaps降维算法进行了数据可分性的实验比较,FSLLE算法在实验中取得最优可分性评价。与IPC-CapsNet结合的人脸识别实验中,使用经过FSLLE算法降维后的样本数据集训练,在100轮迭代后达到了76.41%的分类准确率,比经典LLE算法提高了22.1%。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数据降维效果与数据降维的计算效率中取得较好的平衡,模型收敛性能得到了提升。
  (3)道路监控中的车型识别任务存在车型样本尺度变化较大以及运行速度要求较高的问题。本论文结合IPC-CapsNet算法与FSLLE算法提出了基于多尺度胶囊网络的目标识别算法MS-CapsNet-R-CNN。该算法能够在满足运行速度的前提下,提高车型识别的准确率。
  本论文在标准数据集PASCAL VOC2007、PASCAL VOC2012和车型识别数据集BIT-Vehicle上进行了实验。在PASCAL VOC2007上获得了平均识别率55%的结果,分别领先R-CNN网络模型15.29%、领先Faster R-CNN网络模型0.73%。在PASCAL VOC2012上获得了平均识别率48.98%的结果,分别比R-CNN网络模型提高13.99%,比Faster R-CNN网络模型提高0.75%。在运行速度上,获得了每张图片平均处理时间为0.286秒的结果,比Faster R-CNN网络模型快0.008秒。在BIT-Vehicle数据集上,采用多尺度胶囊网络的结构获得了74.56%的平均识别率,比采用单一尺度胶囊网络结构提升7.15%的平均识别率。实验分析表明在目标识别任务中,本论文提出的算法MS-CapsNet-R-CNN拥有较好的平均识别率,在车型识别任务中多尺度网络模型优于单一尺度输入的网络模型,可进一步提升平均识别率。
  (4)针对微博用户属性分析中性别分类问题,本论文首先通过迁移学习为微博数据标注情感标签,然后结合IPC-CapsNet与FSLLE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情感分析的胶囊网络性别分类算法SPT-CapsNet。通过与Logistic Regression、Random Forest、Support Vector Machine、BPNN分类器进行了性别分类的实验比较,SPT-CapsNet算法取得了最好的效果,获得了性别分类准确率为85.59%,比BPNN性别分类算法提升了2.7%。实验结构表明,SPT-CapsNet算法在微博数据上有较好性别分类准确率。
  在目标识别任务与用户属性分类任务中,本论文提出的胶囊网络模型压缩算法IPC-CapsNet与数据降维算法FSLLE能够在保持较高准确率的同时进行模型压缩与数据降维的处理,提高了运行速度,保持了分类准确率与计算效率的平衡,从而扩展了胶囊网络的应用领域与适用范围。
其他文献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存在及演变对人类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均构成极大的危害,在我国,燃煤电站产生的Nox排放逐年增加,对燃煤电站NOx排放进行控制已经刻不容缓。本文采用多种改性方法对活性炭纤维(ACF)进行改性处理,在自制的小型吸附反应器上进行了改性ACF NO/SO2吸附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改性及吸附试验前后样品的表面结构和化学官能团的变化,探讨了其可能的改性吸附机理以及各种表面因素对活性炭纤维脱除NO性
学位
由于智能变电站网络工程日益被重视,智能变电站网络可靠性已成为影响变电站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过程层网络采样值报文对间隔层设备的影响,间隔层设备之间联闭锁信号和跳闸信号的快速性和可靠性分析,以及变电站对故障的即使动作反映、诊断、分析等网络运维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为了解决以上有关智能变电站网络可靠性的问题,课题组展开深入研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本文是在参考了诸多国内以及国外的相关文献的前提下,
Ba(MgTa)O3(简称BMT)陶瓷是A(B′B″)O(A=Ba,Sr;B′=Mg,Zn;B″=Nb,Ta)型复合钙钛矿结构化合物中的一种.它是低εr类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最优秀的典型代表,可作为滤波器、谐振器上的介质材料应用在微波范围.但此种材料的烧结温度过高,达到1600℃,极易造成Mg、Ba等组分的挥发而使其介电性能恶化.因此,以改善其烧结性能,降低烧结温度,并提高其介电性能为主要目的的对B
该论文以(Zr,Sn)TiO系统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实验因素(添加剂和工艺条件)对系统介电性能的影响,运用方差分析研究了这种影响的显著性,并运用回归分析对这种影响进行了定量描述.(ZrSn)TiO属斜方晶系、Pbcn空间群,是一种常用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本论文向系统中加入了CuO、ZnO、BaCO3、SrCO3和玻璃五种添加剂,以降低烧结温度,改善系统介电性能;并讨论了添加剂含量、预烧温度、烧结温度
学位
以力(或力矩)传递为核心的机床,对机床的精度、刚性要求都很高,运动件往往为了保证其刚性而具有较大的质量,从而传统机床的速度普遍都很低。激光切割则不同,对“飞行光路”结构的机床而言,由于工件不动,又没有切削力的存在,运动梁可以通过采用轻型结构,实现比较高速的运行。另外,激光传递的过程中,只对机床运行的直线性要求较高,而对机床的位置精度要求不高,这就是说,对传动件的累计误差不敏感,从而比较容易获得较宽
学位
该文对大容量CO2大气激光通信系统的总体构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实现机动式、大容量、高速率、远距离激光大气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文中重点对激光探测关键技术--浮动阈值和AGC技术做了详细论述.浮动阈值系统的核心是数据采集技术,文中介绍了核心芯片TLC5 540和TLC561 5,利用MCS51单片机控制整个系统,对HgCdTe传感器输出的原始信号进行检测,实现了智能浮动阈值控制;同时
高功率CO激光切割机床设备越来越广泛的用于工业加工中,激光切割成套设备供应商也越来越多.激光切割机床不同于传统的机床设备,传统的机床设备以力(或力矩)的传递为核心,而激光切割机床以光的传递为核心,因此,在机床设计方面也就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以力(或力矩)传递为核心的机床,对机床的精度、刚性要求都很高,运动件往往为了保证其刚性而具有较大的质量,从而传统机床的速度普遍都很低.激光切割则不同,对"飞行光路
学位
论文主要研究了红外阵列无源定位技术.首先介绍了组合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研究了具有抗反辐射导弹能力的多传感器系统结构,在此基础上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工作:1、分析了基于两站的三维定位算法,推导了定位误差公式,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基于三(多)站的三维定位算法:加权最小二乘法和极小化误差法,并分析了定位精度.2、对被动式多传感器多目标的数据关联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的数据关联算
该论文结合翔鸟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的研制工作,对无人直升机的飞行控制方案、控制规律、控制回路及其实现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产际飞行控制系统.
篇章结构分析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篇章是由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表达一个完整的语义信息。其特点是前后衔接、语义连贯,且具有一定的交际目的和功能。无论在形式上还是意义上,篇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每一个篇章单元各自承担一定的角色,相互作用,并通过篇章关系关联在一起,共同构成完整的篇章结构,表达特定的篇章语义和意图。篇章结构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篇章结构和语义,而且可以为自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