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王捷虹教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炎的门诊病例的信息采集及统计分析,总结出导师对本病的基本治疗方法、辨证分型及各型的用药规律等,更好的为科研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方向。本研究对王捷虹教授的学术思想进行系统总结,对于名中医经验的继承和发扬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按消化一科门诊病历系统中筛选出95例治疗有效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炎的患者,根据他们的病历建立资料数据库,根据患者的主次症总结出辨证分型,同时利用软件对这些病例的处方用药从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等方面进行用药频次的统计分析,总结出用药规律。
结果:本研究共涉及用药86味,共使用2259次;辨证分型分为五型,有肝气犯胃,脾胃湿热、胃阴亏虚、胃络瘀阻、寒热错杂五个证型。王捷虹教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炎从药物功效统计结果看常用的有理气药、活血化瘀药、清热养阴药、补虚药、芳香化湿药等;从性味归经上统计来看,常用入脾、胃经和肝、胆经的药,药性上寒温并用,且在药味上使用较多的为苦味药、辛味药和甘味药等。
结论:王捷虹教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炎的基本治疗大法为疏肝健脾理气,化湿活血化瘀。王捷虹教授将其辨证分型为肝气犯胃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亏虚型、胃络瘀阻型、寒热错杂型。并分别用疏肝理气法,清热除湿法,滋阴清胃,活血化瘀法,寒热平调法。王捷虹教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炎针对肝气犯胃型常用药物有:柴胡、陈皮、香附、枳壳、白芍、茯苓、川楝子、川芎、延胡索、玫瑰花等;脾胃湿热型常用药物有:半夏、黄芩、厚朴、广藿香、泽泻、白蔻仁、薏苡仁、杏仁、蒲公英等;胃络瘀血型常用药物有:丹参、檀香、三七、砂仁、蒲黄、五灵脂、香附、枳壳、川芎、乳香、没药、乌药、桃仁、红花、甘草等;胃阴亏虚型常用药物有:麦门冬、北沙参、石斛、山药、大枣、玉竹、生地黄;寒热错杂型常用药物有:半夏、黄芩、吴茱萸、黄连、蒲公英、党参、黄芪、荜茇、干姜、大枣等。
方法: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按消化一科门诊病历系统中筛选出95例治疗有效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炎的患者,根据他们的病历建立资料数据库,根据患者的主次症总结出辨证分型,同时利用软件对这些病例的处方用药从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等方面进行用药频次的统计分析,总结出用药规律。
结果:本研究共涉及用药86味,共使用2259次;辨证分型分为五型,有肝气犯胃,脾胃湿热、胃阴亏虚、胃络瘀阻、寒热错杂五个证型。王捷虹教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炎从药物功效统计结果看常用的有理气药、活血化瘀药、清热养阴药、补虚药、芳香化湿药等;从性味归经上统计来看,常用入脾、胃经和肝、胆经的药,药性上寒温并用,且在药味上使用较多的为苦味药、辛味药和甘味药等。
结论:王捷虹教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炎的基本治疗大法为疏肝健脾理气,化湿活血化瘀。王捷虹教授将其辨证分型为肝气犯胃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亏虚型、胃络瘀阻型、寒热错杂型。并分别用疏肝理气法,清热除湿法,滋阴清胃,活血化瘀法,寒热平调法。王捷虹教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炎针对肝气犯胃型常用药物有:柴胡、陈皮、香附、枳壳、白芍、茯苓、川楝子、川芎、延胡索、玫瑰花等;脾胃湿热型常用药物有:半夏、黄芩、厚朴、广藿香、泽泻、白蔻仁、薏苡仁、杏仁、蒲公英等;胃络瘀血型常用药物有:丹参、檀香、三七、砂仁、蒲黄、五灵脂、香附、枳壳、川芎、乳香、没药、乌药、桃仁、红花、甘草等;胃阴亏虚型常用药物有:麦门冬、北沙参、石斛、山药、大枣、玉竹、生地黄;寒热错杂型常用药物有:半夏、黄芩、吴茱萸、黄连、蒲公英、党参、黄芪、荜茇、干姜、大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