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但关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的研究却明显不足,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入性,这与民办高校的发展态势极不相称。本文力图弥补民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不足,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管理提供参考。研究一:本研究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尊量表(SES)、个人评价问卷(PEI)及自编主观问卷为研究工具,对沈阳、大连、抚顺市3所民办院校355名大学生及抚顺市1所普通高校145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民办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自尊及自信程度与普通高校大学生无明显差异,与研究假设一致。2.SCL-90测试结果显示: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民办大学生在强迫、人际敏感、敌对、偏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弱势;就其自身而言,心理问题检出率比较高的因子为人际敏感、强迫、敌对、抑郁、偏执。提示以上5方面是民办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薄弱环节,也是教育的突破口。3.SES与PEI测试结果显示:民办大学生的自尊与自信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与年级差异。民办女大学生的自尊与自信程度非常显著地低于男大学生;大二学生的自尊和自信程度显著低于大一学生,其自尊程度还显著低于大三学生。提示在民办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要特别关注女大学生、大二学生的心理动态,增强其自尊感与自信心,以提高他们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研究二: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抚顺市民办大学生中抽取80名为被试,随机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采用SCL-90、SES、PEI问卷进行前测,经检验,各量表结果显示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以此为起点,运用理论讲授、团体咨询、个别咨询、感悟分享与自创报刊“五结合”的综合辅导模式对实验组进行为期九周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实验结束3个月后,进行追踪调查。研究结论是:“五结合”的综合辅导模式对于提高民办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增强自信心、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具有明显的近期效应。提示该辅导模式适用于民办大学生,可以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