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厦门市农村地区农户的收入水平稳步提升,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快速增加,但是目前在涉农金融服务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的仍然是农村商业银行。农业生产活动受自然影响较大,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承受较大风险,部分农业经营周期较长,这也使得大多数金融机构不愿意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己有的金融服务模式对农村的覆盖范围有限,同时涉农金融服务效果一般,大多数农户没有获得有效的金融服务,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显著了厦门市农业的稳步发展。为了提高厦门市农业发展水平,满足农村地区各类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需要对现有的金融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完善金融服务模式。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对厦门市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对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创新点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同时对相关的概念以及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为后文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利用实地调研获取的数据资料,分析了厦门市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现状,构建回归模型,对厦门市农村金融服务模式运营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随着农户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厦门市农村地区小规模经营主体获得金融服务支出的力度也就越大,对应的金融服务模式运营效果也就越好。农户的信用状况越好,那么越容易获得金融服务,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运营效果也就越好。第二,对于中等规模的农业经营主体来说,农机总动力与农村金融服务模式运营效果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变动关系。对于厦门市的大型农业企业来说,生产成本制约着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营成本,同时还会受到自然天气的影响,市场需求弹性较小,这也使得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的利润空间较小,不利于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模式运营效果的提升。第三,对于厦门市农村地区的农业保险来说,需要推动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开展,前期选定目标区域进行试点工作的开展,试点成功后,通过试点的示范效应,带动其他地区开展相关的农业保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