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技术与唐·伊德的具身关系理论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6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现象学采用经验的方法来研究多样化的技术,本文正是继承后现象学这一研究传统来进行虚拟技术的案例分析。首先对虚拟技术作了一个简要的概述,包括虚拟技术的发展历程、类型、特点以及应用,进一步分析了人—机关系的新进展和界面的人性化发展。接着对唐·伊德后现象学的理论核心人与技术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着重考察了具身关系在伊德后现象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关系”现象学。在此基础上,以虚拟技术为例进行伊德式的后现象学解读,在个案的分析中讨论了界面与具身、虚拟技术的极限、技术与具身、科学与具身的关系等问题,从经验的角度丰富和验证了伊德的后现象学理论。同时,从后现象学视角重新解读虚拟技术,为虚拟技术的哲学研究拓展了一个新的视野。虚拟技术的出现带来研究方法的重大变革,虚拟技术与虚拟现实为当代科学乃至哲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虚拟实验方法。这种新的研究方法在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技术与人的关系愈发紧密,离开技术的生活已不可想象,因此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使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是我们研究技术与人的关系的最终目的。希望通过本文可以引起人们深入研究虚拟技术和后现象学的兴趣。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明代道教绘画作品为基础,从文献学、图像学、风格学等研究方面对明代道教绘画美学思想展开剖析,从而解读明代道教绘画美学思想的独特之处。论文共分四大部分展开论述
主张科学知识是社会建构而成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其观点掀起了学界的一波巨浪,从而也给自身引来了众多的批评,最致命的应该是对其反身性问题的质疑。也正是在这最关键的一步上,
丁文江不是一个职业的或专业的哲学家,所以他的科学哲学思想不能归属于某一哲学派别。丁文江科学哲学思想的认识论来源于赫胥黎的存疑主义,只是他对赫胥黎的存疑主义进行了另
本试验,拟定了用双硫腙-四氯化碳萃取光度法测定疫苗中汞的测定路线,该方法灵敏度、准确度高.
审视人类发展的历程,货币无处不在,人们几乎天天跟它打交道,我们的吃、穿、住、用、行都离不开货币,因此,当今社会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以追求货币为目的。尤其是市场经济发
漫画经过近几百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极为熟悉的一种绘画形式,被西方艺术评论家们誉为“第九艺术”。贡布里希在《艺术与错觉》中说道:“漫画只是我力图描述为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