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祭祖是先秦最重要的社会活动之一,不仅涉及一个家族的发展过程,也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历史。《诗经》祭祖诗记录了周代贵族缅怀先祖、祈求平安乃至于统治邦国的重要过程,是研究周代祭祖活动的经典文献。研究《诗经》中的祭祖诗有利于探究周代文化状态,考察周代社会中的祭祖礼仪、政治理念和道德观念。
一般而言,祭祖典礼上所用乐歌属于祭祖诗的范围。同时,其他描写祭祖活动的诗歌也有助于还原先秦的时代风貌,应该也划在祭祖诗的范围内。因此《诗经》祭祖诗包括祭祖典礼仪式中所用乐歌和其他描写祭祖场景的诗歌。《诗经》祭祖诗以文学化、艺术化的方式将诗与礼结合起来。诗在礼中,起着构成祭祖仪式流程和烘托仪式氛围的作用;诗又在礼外,担负起记录祭祖礼仪的功能,其文本涉及祭祖仪式上表演的舞蹈、演奏的乐器以及进献的祭品等因素。祭祖诗在记录祭祖礼仪的同时,也在暗示统治者掌握统治权的秘密。祭祖诗实现了宗族情感与国家政治的联结,感性意识与举止规范的结合,血缘联合与等级区分的过渡。在治理邦国的过程中,祭祖诗是统治者确认、强化、调节政治权力的有效手段。德观念产生于殷周之际剧烈的文化变革,源自周王室以德配天说的需要,而周礼的产生则离不开周人对德观念的现实化运用。周王室的祭祖诗所提倡的周德含有重农保民、尊贤爱士等观念,可以视为中国文学作品中理性意识和人文主义的萌芽,而宋国祭祖诗《商颂》中以好战尚武为典型特征的商德则是远古暴力崇拜观念的遗留。
一般而言,祭祖典礼上所用乐歌属于祭祖诗的范围。同时,其他描写祭祖活动的诗歌也有助于还原先秦的时代风貌,应该也划在祭祖诗的范围内。因此《诗经》祭祖诗包括祭祖典礼仪式中所用乐歌和其他描写祭祖场景的诗歌。《诗经》祭祖诗以文学化、艺术化的方式将诗与礼结合起来。诗在礼中,起着构成祭祖仪式流程和烘托仪式氛围的作用;诗又在礼外,担负起记录祭祖礼仪的功能,其文本涉及祭祖仪式上表演的舞蹈、演奏的乐器以及进献的祭品等因素。祭祖诗在记录祭祖礼仪的同时,也在暗示统治者掌握统治权的秘密。祭祖诗实现了宗族情感与国家政治的联结,感性意识与举止规范的结合,血缘联合与等级区分的过渡。在治理邦国的过程中,祭祖诗是统治者确认、强化、调节政治权力的有效手段。德观念产生于殷周之际剧烈的文化变革,源自周王室以德配天说的需要,而周礼的产生则离不开周人对德观念的现实化运用。周王室的祭祖诗所提倡的周德含有重农保民、尊贤爱士等观念,可以视为中国文学作品中理性意识和人文主义的萌芽,而宋国祭祖诗《商颂》中以好战尚武为典型特征的商德则是远古暴力崇拜观念的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