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记忆及其书写--普里莫·莱维“奥斯维辛”写作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che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里莫·莱维是意大利国宝级作家,作为二战时期大屠杀的幸存者,他将自己关于“奥斯维辛”的创伤记忆诉诸文本。在莱维的作品中不只重构了其真实的个人创伤经历,还观照了整个犹太群体的创伤经验,他在作品中对这一创伤经验的展示与反思能够同时兼具深度和广度。他用冷静的语调、敏锐的观察,对人性进行深刻地剖析。并且以文字为武器,试图使后灾难时代的人们认识到一个现实——灾难并未绝迹。因此,莱维的作品是极具意义和价值的。
  论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在绪论部分对创伤、创伤记忆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且概述莱维的生平以及他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同时,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简要介绍关于莱维的研究成果。正文部分的第一章是对莱维“奥斯维辛”创伤经验的多维度呈现。论文将这些创伤经验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个体生存维度的创伤、民族生存维度的创伤以及人类文明与道德维度的创伤。论文希望通过这种层层剥离,来展现莱维对这一创伤经验的揭示所具有的深度和广度。第二章主要是从莱维创伤记忆书写的独特性角度展开议论,以莱维的文本为切入点,对其创作手法进行细致分析,以探究其创作手法背后丰富的伦理内涵与道德意蕴。第三章主要是基于个人、历史及见证伦理三个方面,对创伤记忆的价值与限度展开细致分析。论文认为,创伤记忆书写在某种程度上,是具有创伤经验的个体的一种内在需求,对怀有生存之裂伤的幸存者是一种治愈,对曾经的死难者则是一种铭记;同时,创伤书写,也具有保存历史和对历史进行纠偏的重要价值。但是,作为幸存者的创伤书写,虽然具有重要的见证意义,却也存在一定限度。论文主要从见证者自身的限度,以及见证书写所遭遇的“冷漠”回应这两个层面,来呈现创伤记忆的见证书写所存在的伦理困境。结语部分则是对莱维“奥斯维辛”书写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总结。
  面对难以言说的灾难,莱维选择了一条勇敢而注定艰难的道路。他所承担的不只是对死难者的责任,更是对未来后世的警示。他以自己和犹太族群的创伤经验为依托,对人性之恶进行深刻的思考。“去写作,去希望”是莱维对整个人生的准确描述。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本文对朴槿惠政府对朝政策进行了研究。2013年2月25日,朴槿惠任命为韩国首位女总统,其特殊的家庭背景、坎坷的成长经历、曲折的政坛道路塑造出了她外柔内刚、稳健从容、淡定自若的性格特征。在对朝政策上,她也充分体现了女性政治家外交的独特一面,她借鉴之前在任的韩国总统的执政理念到自己的外交政策中,搭建出了另一条与朝鲜对接的桥梁,既不会像民主党派金大中政府与卢武铉政府时那般“阳光”,又不会像李明博政府执政
学位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是行政处罚法确立的一项新制度,它是指将若干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集中起来,交由一个行政机关统一行使;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后,有关行政机关不再行使已经统一由一个行政机关行使的行政处罚权。该制度出台的目的,是要解决多头执法、职责交叉、重复处罚、执法扰民和行政执法机构膨胀等问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执法机制,提高行政执法的效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