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里莫·莱维是意大利国宝级作家,作为二战时期大屠杀的幸存者,他将自己关于“奥斯维辛”的创伤记忆诉诸文本。在莱维的作品中不只重构了其真实的个人创伤经历,还观照了整个犹太群体的创伤经验,他在作品中对这一创伤经验的展示与反思能够同时兼具深度和广度。他用冷静的语调、敏锐的观察,对人性进行深刻地剖析。并且以文字为武器,试图使后灾难时代的人们认识到一个现实——灾难并未绝迹。因此,莱维的作品是极具意义和价值的。
论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在绪论部分对创伤、创伤记忆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且概述莱维的生平以及他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同时,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简要介绍关于莱维的研究成果。正文部分的第一章是对莱维“奥斯维辛”创伤经验的多维度呈现。论文将这些创伤经验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个体生存维度的创伤、民族生存维度的创伤以及人类文明与道德维度的创伤。论文希望通过这种层层剥离,来展现莱维对这一创伤经验的揭示所具有的深度和广度。第二章主要是从莱维创伤记忆书写的独特性角度展开议论,以莱维的文本为切入点,对其创作手法进行细致分析,以探究其创作手法背后丰富的伦理内涵与道德意蕴。第三章主要是基于个人、历史及见证伦理三个方面,对创伤记忆的价值与限度展开细致分析。论文认为,创伤记忆书写在某种程度上,是具有创伤经验的个体的一种内在需求,对怀有生存之裂伤的幸存者是一种治愈,对曾经的死难者则是一种铭记;同时,创伤书写,也具有保存历史和对历史进行纠偏的重要价值。但是,作为幸存者的创伤书写,虽然具有重要的见证意义,却也存在一定限度。论文主要从见证者自身的限度,以及见证书写所遭遇的“冷漠”回应这两个层面,来呈现创伤记忆的见证书写所存在的伦理困境。结语部分则是对莱维“奥斯维辛”书写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总结。
面对难以言说的灾难,莱维选择了一条勇敢而注定艰难的道路。他所承担的不只是对死难者的责任,更是对未来后世的警示。他以自己和犹太族群的创伤经验为依托,对人性之恶进行深刻的思考。“去写作,去希望”是莱维对整个人生的准确描述。
论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在绪论部分对创伤、创伤记忆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且概述莱维的生平以及他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同时,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简要介绍关于莱维的研究成果。正文部分的第一章是对莱维“奥斯维辛”创伤经验的多维度呈现。论文将这些创伤经验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个体生存维度的创伤、民族生存维度的创伤以及人类文明与道德维度的创伤。论文希望通过这种层层剥离,来展现莱维对这一创伤经验的揭示所具有的深度和广度。第二章主要是从莱维创伤记忆书写的独特性角度展开议论,以莱维的文本为切入点,对其创作手法进行细致分析,以探究其创作手法背后丰富的伦理内涵与道德意蕴。第三章主要是基于个人、历史及见证伦理三个方面,对创伤记忆的价值与限度展开细致分析。论文认为,创伤记忆书写在某种程度上,是具有创伤经验的个体的一种内在需求,对怀有生存之裂伤的幸存者是一种治愈,对曾经的死难者则是一种铭记;同时,创伤书写,也具有保存历史和对历史进行纠偏的重要价值。但是,作为幸存者的创伤书写,虽然具有重要的见证意义,却也存在一定限度。论文主要从见证者自身的限度,以及见证书写所遭遇的“冷漠”回应这两个层面,来呈现创伤记忆的见证书写所存在的伦理困境。结语部分则是对莱维“奥斯维辛”书写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总结。
面对难以言说的灾难,莱维选择了一条勇敢而注定艰难的道路。他所承担的不只是对死难者的责任,更是对未来后世的警示。他以自己和犹太族群的创伤经验为依托,对人性之恶进行深刻的思考。“去写作,去希望”是莱维对整个人生的准确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