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分类法在高中议论文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iyi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论文写作在高中写作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高考语文的写作命题也倾向于议论文写作。但是,我国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还尚不深入。仅从目前议论文写作指导的研究情况来看,内容大多聚焦于审题、立意、论证等写作过程,而对于议论文写作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写作评价却关注较少。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评价对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运用SOLO分类法,尝试建构高中议论文写作的评价量表,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探索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评价的新路径。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概述SOLO分类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和特征,论证SOLO分类法与议论文写作评价的适切性。第二章运用问卷和访谈的方法,调查了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发现实践中存在议论文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空泛,评价标准过于应试化等问题。第三章聚焦议论文SOLO评价的指标建构,从评价指标的建构原则、基本思路和评价要素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在建构原则上,评价指标要具有发展性、分层性、真实性和整体性;在建构思路上,根据课标内容、教材内容以及分项练习相结合来进行评价指标建构。在评价步骤建构上,要遵循明确学习目标、确定评价维度以及标尺、完成描述评价维度这四个步骤。第四章明确了SOLO评价的实施程序。第一步选择适合学生写作层次的写作任务;第二步是确定该写作任务中具有区分度的评价维度;第三步具体化该写作任务的评价维度;第四步完善评价等级描述。第五章为案例研究。将基于SOLO分类法制定的评价量表应用到议论文课堂教学中去,研究发现:第一,评价实施步骤清晰,有可操作性;第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三,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后期作文修改有一定的帮助;第四,有利于教师展开分层教学。但尚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未充分参与到评价指标的建构;第二,分层评价有效但是成效不明显;第三,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并未完全理解SOLO评价量表。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升温,我国老年人人口数量剧增。阿尔茨海默病作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由于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确,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探寻一种有效
在经济和科技都发展十分迅速的时代,企业身处激烈的竞争中,为了保持竞争优势,追求更高的组织绩效,因此在企业内部以非常严苛的方式考核着员工,迫使其尽最大可能追求高绩效。
近日,由德国驻华大使馆,德国博兰斯勒基金会与青岛市德国研究会共同主办的“节日音乐会暨2019德国欧米勒优胜选手音乐会”在青岛市美术馆举行。来自“第六届德国欧米勒(青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