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管鳞状细胞癌是公认的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尽管外科技术的不断进展,但预后仍不佳,为了提高生存率,人们已探索各种生物学指标来早期诊断。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目前诊断此肿瘤公认的“金标准”,但在临床筛选和普查等情况下,由于创伤较大,活检部位不正确等原因,限制其进一步应用。DNA分析是目前恶性肿瘤领域研究的热门课题,许多学者对多种恶性肿瘤组织DNA的变化进行了许多探索。在正常食管上皮细胞中DNA所有参数均较稳定,在恶变发生过程中,常易发生染色体畸变。对手术切除的标本,石蜡切片的DNA分析报道较多,大多数人认为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后,组织细胞DNA含量多有显著的变化。已有学者对胸水、腹水、尿液、胰液等脱落细胞DNA分析进行了探索并运用于临床研究,但食管脱落细胞DNA分析以协助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研究目前尚少见报道,荧光探针技术的发展使得流式细胞仪技术可直接用于检测肿瘤染色体的变化,DNA含量发生微小的变化,则可能提示恶性肿瘤的发生,本研究应用碘化丙啶染色对食管脱 浙江大学2003硕士学位论文落细胞进行了流式细胞测定,具有直观、可靠、主观因素干扰少及适合大量标本检测等优点,目的在于用流式细胞技术探讨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普查和复查食管鳞状细胞癌寻找一种新的有效、敏感的方法。 方法 研究对象为临床确诊41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人,中位年龄56岁,对照组为非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人,中位年龄55岁。用食管拉网法获得食管脱落细胞,标本2份,1份送常规细胞学检查,l份行流式细胞仪测定。用机械分散法制成单细胞悬液,用碘化丙唆进行荧光染色,以Coulter公司流式细胞仪测定,记录和计算组方图,DNA指数,GZ/GI,S期比率、细胞增殖活性指数等指标,同时结合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与脱落细胞常规细胞学检查进行对比。两组间DNA倍体类型、流式细胞诊断阳性率和流式细胞分析与常规细胞学比较等计数资料,用X‘检验,细胞增殖活性各参数比较用t检验。肿瘤分期和流式细胞结果比较用 EXACT PROBABITITIES IN 2℃ TABLE直接计算,其余计数资料用校正X‘检验。 结果一、DNA倍体组方图分析1.食管鳞状细胞癌组脱落细胞可表现为典型的非整数体峰,可见亚倍体和超倍体存在。2.典型的对照组仅见一二倍体峰。二、食管鳞状细胞癌和对照组的倍体类型分析1.DNA指数,食管鳞状细胞癌组DI为1.31士0二3,对照组1刀0L0刀3,比较 3 浙江大学2003硕士学位论文有显著差异(P<0刀01)2 DNA倍体类型异倍体(AN’EUPLOID)出现率食管鳞状细胞癌组 70刀%,对照组4.8%,比较有显著差异(P<0刀01)3.细胞增殖活性指标比较 门)GZ GI:食管鳞状细胞癌组20刀t〕153,对照组L”6*〕0四,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2)S 期比率(SPF):食管鳞状细胞癌组 28.830if5.997,对照组5.804“4.77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3)细胞增殖活性指数(PI):食管鳞状细胞癌组37刀10L13794,对照组N.738土970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三、流式细胞肿瘤诊断的阳性率食管鳞状细胞癌组阳性率 92.7%阴性率 7.3%,对照组阳性率 4 8%阴性率 95.2%,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二46.00,P<0、001人四、食管脱落细胞DNA分析结果和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1.食管鳞状细胞癌 T’NMI—11期脱落细胞DNA分析阳性率较*期有显著差异(P==0刀门)。2.食管旁淋巴结有转移和无转移两组食管脱落细胞DNA分析结果无显著差异(扩一0.1639,P>0刀*。3.食管癌病程d月和巧月分析,流式细胞诊断结果和病程无关(扩二0刀269,P>005)。五、食管脱落细胞流式细胞分析和常规细胞学检查比较 流式细胞分析合计的阳性率为 92.7%,而常规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 75 6%,两者比较流式细胞分析阳性率要高于常规细胞学检查(扩二3.985,P<005)。 4 浙江大学2003硕士学位论文 结 论1.食管鳞状细胞癌组食管脱落细胞的 DI和 n增高2.食管脱落细胞的细胞增殖活性指标:GZ/GI、SPF和 PI,食管鳞 状细胞癌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对于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流式细胞法较常规脱落细胞学方法灵敏度更 局。4.食管鳞状细胞癌TNM分期越晚,流式细胞仪检测食管脱落细胞DNA异 常的检出率越高。5.在食管癌早期,用流式细胞仪对食管脱落细胞进行DNA分析可见DNA 异常。6.食管脱落细胞DNA检查对食管癌普查及提高早期诊断率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