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证据失权制度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s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事诉讼证据失权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优劣关系到诉讼程序能否良好运行。证据失权制度溯源到历史上有法定顺序主义和自由顺序主义,前者是过分苛刻地将证据迟延排除在了证据大门之外,后者即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在充分给予当事人追求客观真实权利的同时,却也给证据突袭提供了可乘之机,于是证据适时提出主义应运而生。证据失权制度在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理论研究到司法实践的发展历程。该制度的确立,督促了当事人积极举证、保障了时限规定的有效落实。但是该制度并不完美,由于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及相关配套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优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如何设计我国的证据失权制度,使其在实现制度价值的同时,又能突破局限性,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本文采用比较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对完善我国证据失权制度进行了初步探讨。在阐述证据失权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具有的价值目的。通过对国外立法例的比较研究,并结合我国立法、司法现状,剖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在提高诉讼效率与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之间找到平衡的基点,探索到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失权体系的完善之路,即为本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其他文献
论文以低碳经济为视角,分析西部地区现有电力能源模式过于依赖煤炭等火力发电的高污染、高排放现状,立足于发展清洁电力能源,为我国西部电力沿着低碳经济的道路发展提供政策性建
公民权利一直都是政治学领域的重要话题,并且在当代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考察了从古至今的公民权利演变,发现公民权利沿着一条权利逐渐增加、丰富,义务逐渐减少、淡化
学位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发育、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阅读给予高度重视,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并发
在知识、技术和能力逐渐成为改进后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决定因素的当代,一个国家或地区知识积累和技术平均水平的多寡、质量的优劣,愈来愈决定当地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
德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所规定的解雇条件主要包括许可性条件和禁止性条件两大方面。其中许可性条件主要包括要具备法律所规定的正当事由、须给与雇员一定的解雇期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