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知识、技术和能力逐渐成为改进后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决定因素的当代,一个国家或地区知识积累和技术平均水平的多寡、质量的优劣,愈来愈决定当地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知识、技术和能力以及他们的质量等因素合力构成了人力资本存量这个生产要素,因此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人类进入到信息时代社会经济发展最明显的一个特征,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的重要指标。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现状,以及它的积累机理和路径,也就从很大程度上了解了该地区经济增长的源泉。本文选取了在我国民族地区当中具有显著代表性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考察对象。众所周知,我国的民族地区广泛分布西部最不发达的五个省份,人力资本匮乏历来就是困扰这些地区经济正常发展的重大障碍。
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以教育投资和卫生健康投资等为主的行为方式实现的。本文作者通过历史文献和实证研究等方式,对广西壮族自治区GDP增长和教育、卫生健康的财政拨付经费等数据分年份进行了广泛而细致的收集、整理,并客观描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本积累及教育卫生投资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尝试并运用计量分析等软件研究其相关性并对各种系数进行检验。考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本积累的机理和人力资本积累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其根本目的在于探讨加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本积累的思路。后面将对结果给出各种可能的、合理的解释,并结合该地区的民族特点和地域性经济模式对提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本存量的数量和质量提出包括政策在内等各个方面的建议。
本文在人力资本理论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方式,客观描述民族地区家庭教育投资现状。本文通过对现状的论述发现,广西壮族自治区对形成人力资本存量的两个关键性因素教育投资和卫生健康投资的重视力度不够,其重要表现在初、中级教育经费投入、教育教学的设施改进上和对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再教育等的投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小企业的人才管理体制存在较大缺陷,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也存在大量的不足之处,包括再教育经费和员工健康保障体系等。上述因素是造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才外流现象继而全省人力资本积累的停滞或者减少的重要现实原因。
基于在对教育现状、卫生健康和医疗等方面现状的分析,本文从人力资本市场的供求机制、衍生机制、共生机制、利益制衡机制、国民收入分配机制和两期收入分配机制六个方面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外部机制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广西各地区的近年来的数据,并结合模型对广西人力资本积累的机理进行了定性分析。分析认为,国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为广西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程度很大,已经超过一半了。智力型劳动投入-回报比率以及再教育投资占GDP 比率对广西人力资本积累的贡献率分别为20%左右。
本文从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以及劳动力转移四个方面对人力资本积累的路径进行了研究。本文截取了广西分阶段教育的财政教育经费和人均教育经费,对正规教育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以及分阶段教育的现状进行定性分析,发现广西人力资本积累在路径上存在需要改进的诸多方面问题。
最后本文通过对前面几个章节的研究,阐明加强和改进广西人力资本积累的政策思路和切实可行的建议。正确深刻的理解人力资本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增长愈来愈重要的相互作用涵义。政府应从物质资本积累、产业结构调整到调整市场机制等方面为人力资本积累全面的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制度条件,从而更有效的保证人力资本存量的形成和快速增长。国家对桂西北、桂中等不发达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效率,逐步改善区域人力资本积累不均衡的现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