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荷瘤小鼠化疗后骨髓细胞周期调节的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dp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采用昆明种S180肉瘤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造成骨髓抑制荷瘤小鼠模型,通过对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细胞各周期百分率变化及规律的观察,以探讨针灸改善荷瘤小鼠骨髓抑制、提升外周血白细胞与细胞周期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探讨针刺和艾灸作用环节的差异。  方法:将清洁级雄性昆明种(KM)小鼠,植入S180肉瘤细胞后,选用右腋下肉瘤如黄豆大小96只,称量后根据体重将小鼠随机分到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通过腹腔注射CTX造成荷瘤小鼠骨髓抑制模型。空白组荷瘤小鼠按照0.02ml/g用药量,注入0.9%注射生理盐水。其余3组荷瘤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CTXl50mg/kg/d(按照小鼠体重0.02ml/g用药量,CTX溶液浓度为7.5mg/ml),停药后4h模型即成。造模4h后针刺组、艾灸组分别选取“大椎”、“膈俞”、“肾俞”、“足三里”给予针刺和艾灸治疗。分别在针灸的第1~6天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在针灸的第2天、4天、6天,治疗之后各处死一批小鼠,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百分率。  结果:1、CTX可以使荷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明显降低,而针灸可以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升高白细胞,其作用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各组小鼠从注射CTX后的第1天外周血白细胞就开始下降;第3天针刺组、艾灸组、模型组外周血白细胞降至最低;第4天虽然3组的白细胞均开始回升,但针刺组、艾灸组升高显著,而模型组不明显;第5天3组白细胞均超过空白组的基础白细胞水平,且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2、针灸可以调控CTX荷瘤小鼠的细胞周期,在治疗第2天针刺和艾灸即可使细胞快速通过G1期和S期,进入G2期,为受损细胞DNA的修复提供了时机;在治疗第4天针刺组和艾灸组S期细胞百分比增多,从而促进细胞DNA合成,而此时模型组G2期细胞百分比增多,提示机体在发挥自身修复功能;在治疗第6天针刺组和艾灸组与空白组接近,提示修复、增殖趋于完成。  结论:1、针灸可以提升外周血白细胞。针灸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升高白细胞的疗效是确切的,其作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2、针灸可加速G1期阻留状态的部分细胞进入S期,以进行DNA合成,促进细胞增殖。  3、针灸具有提高机体细胞抗损伤和修复的能力,可使受损骨髓细胞快速进入G2期进行修复,使之恢复正常结构,从而保证其遗传性状的稳定性,为细胞继续进入细胞周期、促进细胞DNA的合成和有丝分裂做好准备,具有拮抗化疗药物所致骨髓抑制的作用。  4、针灸促进细胞周期转化,为DNA修复争取时机、促进细胞在S期进行DNA合成,是针灸改善化疗所致骨髓抑制、提升外周血白细胞的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各种证型与年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胃镜下溃疡分期、溃疡类型(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及活动期溃疡面大小的相关性,总结出本病的证型分布规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