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区域内部的经济体联系更加紧密,自由化水平显著提高,全球经济的整体格局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经济的发展势头由过去两位数的高速增长逐渐缓了下来,中国经济的前景也出现了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是中国内地在自由贸易区领域的首创,是中国经济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是政府应对目前国际复杂政治经济形势所做出的重要战略导向,也是面向国际的深层次的开放。上海自贸区成立的核心价值体现在金融开放,通过金融开放带动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开放,打开我国对外的窗口,实现与国际贸易秩序的对接。更进一步来讲,自贸区成立的目的就是为全国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经验,支持实体经济走出低潮,为全国范围内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探索方向。本文探究的主要内容是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后一系列政策措施所产生的金融开放效应。首先研究了上海自贸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上海自贸区有关金融开放领域的主要内容。进而分析自贸区金融开放所产生的综合效应,即自贸区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积极影响方面,主要探索自贸区金融开放对上海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从多个方面分析其产生的促进作用。消极影响方面,主要分析自贸区金融开放所带来的风险因素。本文的实证分析主要针对自贸区金融开放所产生的积极效应作定量分析,选取了5个有关金融开放的变量作为原始变量,运用了因子分析的方法寻找公共因子,构建了上海市金融开放综合指数,并通过回归分析研究综合指数与经济数据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了自贸区建设产生的金融开放效应的显著性以及对经济发展的明显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结合香港自贸区,科隆自贸区以及美国纽约港等自贸区的金融开放经验,为目前上海自贸区在金融开放中所出现的问题找寻答案,同时也希望能够为国内其他自贸区金融开放的顺利进行提供经验支持和路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