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的技术性研究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o7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杜尚以来,艺术的边界似乎正在趋于模糊,雕塑也是如此,这使得黑格尔关于历史终结的判断在艺术界也获得了极大的响应;但另一方面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技术决定论又将艺术的未来导向了专业化和技术化。前者的预言将雕塑的发展引向了“观念”,后者的理论强调了艺术的发展需要很强的“技术性”,观念和技术看似是雕塑本体意义的外延和内涵之间的关系,但本文认为这其中隐藏着一个雕塑与人的关系的变化。本文由此从技术的角度对雕塑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并把技术性与雕塑的关系作为研究雕塑的本体价值和意义的关键来进行论述,由此试图找到重建雕塑和人积极关系的路径。本文认为,在这个过程中,雕塑正是因其技术性的不断细分和专业化,而摆脱了一般技术门类的地位,成为了表现精神的一种专业手段,获得了艺术的地位;对绝对精神的追求使雕塑慢慢放弃了技术性的壁垒,使雕塑走向观念,雕塑主体的意义变得弱化。为了将这一关系论述完整,本文按照刘易斯·芒福德关于技术史发展的理论——始生代、古生代和新生代的划分,以雕塑的原始时代为起点,从雕塑与技术同源的关系开始,充分结合技术史的资料,以雕塑技术发展史的视角,逐步理清雕塑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并由此认为这为超越黑格尔关于“绝对精神是无限的,而感性形象是有限的”的判断提供了可能性,为雕塑的发展又提出了许多新的伦理问题。本文还认为,雕塑的技术性还体现在其内在的规定性上,可归纳为四个维度:形体、空间、量感、影像。这四个维度是在雕塑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叠加形成的。通过梳理其发展的历史,为建构不同于绘画的雕塑评价体系提供了可能。最终本文认为如何重建人与艺术的积极关系,雕塑的技术性将是最终的出口。
其他文献
网络化浪潮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政治带来了剧烈的冲击,对国家政治运行机制、国家政治控制、国家政治文化和国家政治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要实现中国政治的和谐、稳定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新时期,转换的过程是新旧体制矛盾磨擦运动的过程,这不仅意味着经济运作方式的转变,而且也是观念的创新与革命。如何解决转换
当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实践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实践教学的环节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和范围偏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少的问题.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应进行
高职院校转型,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着较多的新问题。要深入实际,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对症下药,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提高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水平。
我国商标法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体现在立法目的、法律用语、商标管理机关和机制、商标权的取得和保护、注册商标的撤销等五个方面,同时我国商标法的修改也呈现出与国
新闻性、评论性和形象性是新闻作品的突出特点.周立波以自己独有的优势,于新闻作品中成功地植入文学技巧与审美追求,使通讯中的人物、场景、故事变得十分动感和生动.
组织化是公民利益表达的有效方式,利益的整合功能又是组织化形成的根基。作为组织化过程中的一员,公民个体主要通过自生自发和唯理建构两个途径形成组织化,接受组织规则的约束进
对于勋伯格在20世纪初走向"无调性"音乐的举动,虽可以从他个人的视角进行反观,洞察其在这一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进而理解这一历史现象的发生。但如果从历史哲学思潮的视角进行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及引发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逐年升高,根据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委员会的报告,全球每3名妇女和每8名男性中分别有1人患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