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实验以工业丙烷、空气/氧气火焰CVD法制备纳米级炭黑,并对炭黑的生长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而且,针对丙烷/空气扩散火焰的特点,设计了适用于该体系的新装置,利用该装置,制备了不同性能的纳米TiO<,2>颗粒.对纳米TiO<,2>产品的性能进行了表征与评价,并且分析了实验参数对产物的影响.现将该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纳米材料的概念及一些基本特性,如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体积效应等;并介绍了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其中,对气相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此外,该章还从化学成分、晶型、颗粒尺寸等几方面介绍了常用的纳米材料表征方法;并且从性能、制备方法及应用领域等几方面系统的介绍了两种广泛应用的纳米材料:纳米炭黑及纳米TiO<,2>.第二章:优质纳米级炭黑的制备及表征.分别以工业丙烷、氧气,工业丙烷、空气为原料,通过不完全燃烧的方法制备出了炭黑产品;改变燃料气与氧化剂的比例,得到了不同工况的产品.TEM照片分析表明,各工况产物的粒径均小于40nm,对炭黑的吸油值、pH值、纯度等主要的性能指标也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各工况产物的纯度极高,且具有很好的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能.用奥氏气体分析法分析了尾气的成分,并通过元素平衡计算了炭黑的产量,并给出了炭黑产量最大的工况.同时,对于燃烧过程的工艺参数对产物性能的影响趋势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该章对于各种常用的制备方法及其产物的主要性能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实验工艺制备的炭黑产品可达到相当高的性能要求.因此,可考虑以廉价的空气和工业丙烷为原料进行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第三章:纳米炭黑颗粒形成的理论分析与计算.介绍了炭黑的生成理论,并从理论与实验两方面研究了在丙烷/空气摩尔比为0.01-0.1范围内的扩散火焰中炭黑的形成和长大过程.利用气相色谱测定了火焰中不同高度处气体的成分,并分析了乙炔浓度的变化规律,并且提出了乙炔浓度沿火焰高度方向服从瑞丽分布,给出了适用于工业丙烷/空气燃烧体系中炭黑粒子表面长大速率与乙炔浓度的一阶关联,并且以此为基础,通过程序计算了颗粒直径、颗粒数密度等参数,并将计算结果与文献数据及电镜得到的平均直径进行了比较,发现吻合较好.第四章:工业丙烷/空气火焰CVD法制备纳米TiO<,2>.针对丙烷/空气扩散火焰的特点,设计了适用于工业丙烷/空气扩散火焰的喷嘴,反应炉等装置.利用新装置,通过在丙烷/空气扩散火焰中氧化前驱物(TiCl<,4>),制备了纳米TiO<,2>产品,并且通过改变操作条件得到了不同载气量、不同丙烷/空气摩尔比的纳米TiO<,2>产品.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这些产品的粒径、形貌、晶型等重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实验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平均尺寸在15nm-65nm之间,其晶型主要为锐钛矿相.随着工况的不同,含有不同量的金红石相.分析了实验过程中操作参数对这些性能的影响,对这些参数的影响趋势做出了相应的解释.EDS能谱分析表明:不同工况的纳米二氧化钛掺杂有不同量的碳,并分析了炭黑掺杂改性对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