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福建省部分地区高血压病患者盐摄入量与中医证型、血压及心脏损害的关系,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筛选152例高血压病患者(其中福州地区100例,南平地区52例),采集病例临床资料、进行问卷调查及中医辨证分型。通过检测24小时尿钠排泄量估算每日盐摄入量,测定心脏彩超及肾功能等指标。观察盐摄入量与中医证型及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高血压病患者盐摄入量水平为8.80(4.58)g/d,其中福州地区组8.80(4.28)g/d,南平地区组9.00(5.38)g/d,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82.2%高血压病患者控盐量未达我国指南推荐标准。并且知道具体控盐量者(28.3%)及知道科学控盐方法者(7.2%)占比较低。3、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肝火亢盛证19例(12.5%)、痰湿壅盛证69例(45.4%)、阴虚阳亢证43例(28.3%)、阴阳两虚证21例(13.8%),其中痰湿壅盛证占比较高。4、高血压病各中医证型患者盐摄入量比较: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痰湿壅盛证>肝火亢盛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火亢盛证盐摄入量明显低于其他三个证型(P<0.05),而其他三个证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阴阳两虚证患者年龄显著大于其他三组(P<0.05);痰湿壅盛证患者BMI较其他三个证型偏高(P<0.05)。6、根据盐摄入量分组,盐摄入量越高,SBP及LVMI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盐组及中盐组SBP较低盐组有显著差异(P<0.05);高盐组LVMI较中盐组及低盐组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根据高血压分级分组,随着盐摄入量的增多,高血压分级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1级组盐摄入量明显低于3级组(P<0.05),而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经Spearman相关分析:高血压病患者盐摄入量与SBP(r=0.226,P<0.01)及LVMI(r=0.247,P<0.01)均呈正相关。结论:1、盐摄入量与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相关,阴虚阳亢证患者摄盐量偏高。随盐摄入量增多,病性从实到虚或虚实夹杂转变。2、福建省部分地区高血压病患者痰湿壅盛证型较为常见,痰湿壅盛证患者BMI较其他证型偏高。3、福建省部分地区高血压病患者盐摄入量控制率低,对控盐的认知及实施情况不佳。4、高血压病患者盐摄入量与SBP、LVMI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