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第一版正式出版,系统的生物进化学说建立起来。进化论的诞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思想本身的内涵和外延都非常丰富。它最先提出了生物界的系统进化理论,及至20世纪又衍生出社会双轨进化理论。所谓双轨进化理论,就是指社会进化中有两种不同的进化,一种是生物进化,一种是文化进化,生物进化是物质和意识的双轨进化。相应的,基因进化是体内进化,文化进化是体外进化,现代社会人类进化主要的不是体现在生物进化方面而是文化进化方面。变异、自然选择以及复制,是逐步进化选择性保留和新的变异的产生的过程,是一个探索外部世界规律性,同时也是收集信息并获取知识的过程,亦即获取广义的知识的过程。广义的知识是变异、选择与复制的渐进结果。进化就是获取对外界的知识。如何获取对世界的知识?如何获取对人类社会的知识?这两个问题属于认识论范畴。我们的自由意志和理性,都是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的结果,是基因(生物进化)和模因1(文化进化)的复杂互动。我们自己就是达尔文的渐进过程的结果——是进化机制变异、选择以及积累的结果。获得对世界的认识,靠的是感性和理性:感性认识能力生来就有,属于我们与生俱来的知识,这些知识虽然不具有观念的形态,但有行为编排和使我们得以存活的生理学适应的形态;理性是人类对社会的认识能力,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中逐步形成的。理性与自由这两个话题,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依赖。理性是实现个人自由的必要条件,它引导人们慎重地对待自由,去除自由放任,使我们在行使自由权利时也能充分运用个人的判断力,具有道德感和责任心。而在实现自由的过程中,除了理性,诸如传统、习俗和道德这些文化进化的成果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理性只有始终与这些特定的具有驱动力的成果相结合,才能够指导人的言行。经济学本身是研究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和优化再生的,和哲学一样,是一门和人特别相关的学问。古典经济学对经济学规律的解释和达尔文的系统的进化论的规律很像是同一规律在不同学科的挪用——它们都是系统内的自发规律。最近几年同时把进化论和经济学作为讨论对象的书籍,如《达尔文经济学》2、《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在国内出版而且很流行。所以写论文的时候我就希望能够写一些拥有比较丰富的哲学思想的经济学家,把它们对进化论的看法拿出来做比较,目的是想知道经济学家的什么方面的哲学观念会影响它们对进化论的看法。我选择哈耶克和阿玛蒂亚·森,是因为这两个人同为经济学家但是差异非常大。本身就是很好的对比。它们同样都把自由概念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但同时哈耶克被称为富人的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被称为穷人的经济学家。初步阅读两人和进化论有关的文字篇章,可以感受到哈耶克对达尔文生物进化思想认同度比较高,阿玛蒂亚·森的批判态度就比较明显了。这也是我选择它们作为对比对象的重要的原因。进化论的影响早已进入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政策和建议是判断经济学家所持有理性和自由观念的侧面印证,不同的理性和自由观念的冲突就是认识论的冲突,而这种冲突又常常反映在对进化论的不同解读中。本文从哈耶克和阿马蒂亚·森这两位经济学家关于达尔文进化论的文本解读入手,通过对比分析两人的理性与自由观念,找出两人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解和评价不同的原因。这项研究不但有助于探讨进化思想的起源,为研究经济学和进化思想的互动提供实例,还希望能够为深入理解进化思想提供某种助益。